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加速包”抢票有用?第三方平台们都玩出了哪些花样?

2023年9月21日 5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每逢佳节,必抢票。又到了一年一度“中秋+国庆”组合假期,抢票回家再度成了很多人的梦魇。一直以来,第三方平台的抢票骚操作都是大家的争议点。加速抢票是否有用?第三方平台们都玩出了哪些花样?

又到了一年一度“中秋+国庆”组合假期,抢票回家再度成了很多人的梦魇。

前几天中秋、国庆假期首日的火车票开售,不少车次开售票就秒空。

开售首日,12306甚至一度崩了,很多人再登发现想买的票早没了,忍不住吐槽“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抢票,就有了各种骚操作。有人说12306网页端比APP好抢票,不过12306客服很快就否认了这种说法。

事实上,前些年12306购票体验着实不好,用第三方平台买票很普遍。

而不少第三方平台也衍生出很多奇怪的抢票大法,什么助力包、加速包、加速卡等等,还要邀请好友,真有种“砍一刀”的感觉了。

不过一直以来,对于各种第三方的抢票buff是否有效历来都有争议。

近几年虽然12306功能已经逐渐完善,也推出了“候选”功能,也就是官方的“排队抢票”功能。但第三方平台的抢票加速功能并没有消失,而且也越玩越花。

那么它们真的比12306管用?又都玩出了什么样的加速套路?

一、第三方平台“加速抢票”花样百出:低速、高速,还有光速……93元车票最高加价62元,花钱真能增加抢票成功率?

笔者尝试在多个平台购票,各大平台的抢票规则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些烧脑,有种“电商大促”凑满减的那种纠结。

先看平台A,在购买界面就有加价15元的专人抢票和加价25元的全能抢票。

“持续抢候补”、“24小时专人帮抢”、“双通道”、“快速抢票特权”,这些宣传语看起来十分专业。

据平台描述,专人抢票通道由专人为用户在线下进行抢票,可使用户通过更多渠道抢票从而提高成功率。

快速抢票特权是保障用户可享受一次订单加速权益,可以提高抢票的成功率。

而所谓双通道,就是候补购票+余票监控通道。据介绍,就是一方面监控余票,有漏网之鱼随时抢票,无票就马上用12306的候补抢票。

甚至还能加价抢过道、靠窗,不过这还没结束。

等付完款开始抢票后,此时的订单界面又有了新东西,那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助力包。

助力包又能加快抢票速度,5份助力包快速,10个高速,25个光速抢票,光速后还有个VIP。最高速的VIP的价格是60元,不过可以使用4次VIP速度。

助力包可以付费买,5份10元,13份26元,20份40元。也可以邀请好友“砍一刀”助力,玩法可谓多种多样。

从下单前到下单后,这加速功能一波接一波,着实弄得人有点混乱。

笔者简单算了下,买一张93元的火车票,抢票、加速的付费项目都顶格购买,要额外付费62元。

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禁疑问:为啥加速功能要这样到处设置?每个加速功能到底有多高的成功率加成?有没有必要全买?

不过从平台的设置来看,它是希望用户把所有加速功能都用上的,但这意味着用户要额外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

其实,另外的一些平台的套路也大致类似,无非就是用词不同。

比如平台B,也有24小时专人抢、双通道,同样也有加价增加抢票速度,最快也是所谓的“光速抢票”。

所有额外付费都加上,93元的车票也要加价60元,和平台A相差无几。

平台C有所谓的会员月卡,介绍是开通后享有“最高速抢票一次”、“1.5倍抢票加速”等。

当然平台C也有双通道抢票的宣传,似乎双通道已经成为各大平台的必备。

同样的,平台C一样也有付费增加抢票速度的选项,不过这次光速换了词“极速”。

总的来看,各个平台的玩法大致相同,涉及到加速功能大部分都是收费的,比如专人帮抢、加速等。

各种成功率增加的宣传确实让消费者很难不动心,但是加速真的有效吗?

第三方平台的所谓加速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真的行得通吗?

二、12306没给第三方平台优先购买权,加速加了个寂寞?

现在的加速抢票,一度让笔者想起当年没有实名制的时候,当时火车站的黄牛泛滥,经常可以看到黄牛兜售。

当时互联网不发达,需要到车站才能买票,时间晚了票早没有了。

后来实名制了,12306也开始线上售票,不过当时12306有多难用,相信大部分80、90后都记忆犹新。

所以当时很多人并不会把12306当做第一选择,而是到其他第三方购票平台买票。

因为当时受限于网速等问题,第三方平台很多都上线了自动刷新抢票的功能。当然这还有个前提,那就是12306还没有推出“候补”的功能。

在那个时代,确实网速快了抢票就占了优势。各种抢票功能也是那时候火起来的。

不过2018年春节,12306开始试点候补购票功能,解决了用户手动刷新抢票的尴尬。

简单来说,候补就是12306的官方抢票功能,当你想买的车次没票了,你可以先预付票款,等有余票了会自动“抢票”。

而且据12306官方的消息,第三方购票平台的加速包并没有优先购票的权利,12306也并没有参与其中。所以所谓的加速包并非官方提供的服务,也并没有收取相关的费用,完全是由第三方进行的。

明明官方就能抢票,为什么还要买第三方的加速包呢?第三方加速包是否真能加速?

首先,笔者问了身边的几位朋友。一位朋友称虽然经常抢票,但更多是心理安慰,图一个试试。

还有几位朋友,平时买票也只在12306,他们看来12306自带的抢票就已经够用了。

另一位朋友,习惯了用第三方平台购票,不好买票时偶尔也会加价“加速”。不过她并不是每次都能抢到,再加上没有其他平台对比,她也说不清楚到底加速有没有用,或者有多大作用。

在网上也有人分享了自己购票的经验。他表示自己大学六年基本都是12306候补,基本都能买到票。

他总结12306的候补出票最快,还建议不要购买第三方的加速包。

还有网友称,同时在12306和第三方平台抢票,12306抢到了,但平台上却没有抢到。

当然也有人称12306不怎么好用,第三方能抢到的。

还有网友认为第三方平台也是用12306的候补功能,唯一的作用就是开售的第一时间抢票。

事实上,我们看到抢票这个事具有太多偶然性,受到太多因素影响。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仔细对比第三方的加速有没有用,在抢票到焦头烂额时宁愿相信这一份“幸运”。

某一次的成功案例,可能都只是偶然而已。这种幸存者偏差的存在,所以抛出实际效果不管,这或许也是第三方加速包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在第三方的各种抢票方式中,双通道的其一就是12306的候补功能,其次一个是监测余票,也就是不停刷新捡漏。

理论上捡漏有一定的可行性,毕竟我们手速和机器比不了,但是现在候补功能已经很强大了。

据了解,每个用户有两个候补订单,每个订单可选择两个日期,每个日期都有5个不同车次+席别的组合可以选择,每个候补订单最多可以添加9位乘车人;其次,接受无座的抢票成功率更高。

据国铁集团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介绍,目前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运行稳定,候补兑现成功率达到75%以上。通过提报多个日期、车次、席别等组合的候补订单,可以增加候补兑现成功率。

如此看来,所谓的捡漏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候补的可选范围已经很大,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选择。而且有时候,我们可选的车次基本没有几个。

另外第三方平台都提到的专人抢票和加速。所谓专人抢票就是用人操控机器抢票,不过这种效果到底如何难以衡量,甚至是否为真人抢票谁又能确定。

所谓的“光速”等各种等级的加速,其实就是增加网络带宽,简单理解就是抢票的网速加快了。

但其实大家的候补都是12306统一安排的,网速应该没啥影响。可能受影响的也许就是上面提到余票监测,但本身余票监测意义应该就不大,网速快了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没有啥质的变化。

所以,我们以为花钱买了加速包抢到了票,可能只是恰巧候补到了而已,而平台轻松赚了加速费。

据央视网报道,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表示,目前司法上尚未对第三方平台加速包的行为做出明确的定性,但从本质上看就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行为,同时在实现抢票的过程中一定会对官方信息系统造成影响或破坏,属于违法违规,同时涉嫌破坏市场秩序。

芦云表示虽然与传统黄牛倒票的行为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传统的倒票行为是在非实名制之下,而现在这种操作转移到了线上,第三方平台以一对多的方式,通过加速包获取利润。

事实上,12306关联公司已申请专利,用来防自动抢票。

天眼查App显示,12306关联公司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于2021年11月申请“一种防止自动抢票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专利,该专利于2022年1月公布。摘要显示,该发明方法通过可伸缩矢量图像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混淆SVG命令的购票申请方法和基于字符推理的行为验证方法,来提升自动化抢票难度。

或许过不了多久,花样各式的抢票手段就要退出舞台了。

不要再花钱加速了,也别叨扰朋友“砍一刀”了,赶紧多候补几个车次或许才最有效,也最省心。

作者:雨辰

来源公众号:三言Pro(ID:sycaijing),提供新科技、新消费、新未来的前沿资讯。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三言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3年9月21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爽剧依然很香,阅文知乎都来了 2023年底,云计算“水逆” 从线索到订单LTO:传统汽车销售在哪些步骤可以数字化? 沉浸式空间娱乐连锁门店小程序产品设计方案 【大模型】企业内部如何快速应用GPT为我们提效——产品经理视角 产品猎人(一)丨带你探索更多体验案例 抖音心晴、百度万话上线,大厂押注AI社交能跑出下一个微信吗? 民宿市场@2023,木鸟途家美团翻红战背后 中台列表如何设计,才能兼具实用性与多样性? 产品周报276期 | Google发布AI大模型Gemini,腾讯NOW直播宣布12月26日停止运营 Axure高保真教程:树筛选中继器表格 猫狗拼「斜杠」微短剧:毒药还是解药? AI 产品经理和 AIGC 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怎么选择? 2023 年度热词,只能是它 B 站更新:把抖音当做方法 腾讯 TDesignFlutter 组件库开源啦🎉🎉🎉 推荐策略在图库行业的应用 平台多商家如何进行到家服务产品设计? 短剧付费,一场抖音快手和小程序的“不对称战争” 消费金融数字化专题研究(二):消费金融行业发展PEST分析
OpenAI CEO总裁联合声明透露被罢免经过:在线会议中被解雇;事件几大原因分析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数据管理部门?Sam Altman卸任CEO的几点猜想供应链系统中的编码和条码,你真的懂了吗?OpenAI不感谢Altman消费金融数字化专题研究(二):消费金融行业发展PEST分析啊这,以后刷抖音可能要付费了?短剧付费,一场抖音快手和小程序的“不对称战争”抖音神曲,消失了?平台多商家如何进行到家服务产品设计?【颠覆小红书】:未来的发展关键在哪些功能上?推荐策略在图库行业的应用揭秘产品经理必备的核心思维能力腾讯 TDesignFlutter 组件库开源啦🎉🎉🎉智能电视操作设计得这么复杂,真的合理吗?B 站更新:把抖音当做方法爽文短剧到底有多赚?到了横店我差点想入伙2023 年度热词,只能是它HubSpot 如何做到 20 亿美金 ARRAI 产品经理和 AIGC 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怎么选择?
东方甄选要成为独立的流量平台,还有很长的路 中国软件三十年:秩序的瓦解与重建 交互设计中的四大策略(三):隐藏 2022年,移动营销行业9大新趋势 B站加码直播带货首战双11:上线购物专区,全量放开“小黄车” 游戏行业OCRM工作台建设经验小结 商家如何做即时零售?一文讲清争议和价值 ToB产品开始讨好员工, 我们来聊聊为什么? 如何绘制逻辑图——逻辑的表达:业务逻辑(7) B端设计师如何挖掘自己的设计价值 六大环节,教你如何从 0 到 1 搭建一场 A/B 测试 今年618,淘宝请梅西来直播,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阿里在欧洲再造了一个“天猫+小红书” 618需要新故事 聊聊支付通道那些事儿——介绍和接入 ERP系统:SKU产品库的两种设计方案 【8000字长文】深入认识SaaS产品架构——以OMS系统为例 ofo消失的第五年:欠1600万人血汗钱 不懂数据安全的相关产品?看这一篇就懂了 当内推成为大厂员工的财富密码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