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一年估值连翻5倍,Notion的秘诀是什么?

2021年11月11日 57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语:作为一款在线应用和协同办公软件,Notion身上所聚集的讨论并不少。为什么Notion可以实现“逆袭”?也许可以从Notion本身的服务模式、功能构建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思考。本篇文章里,作者从Notion出发,对办公应用的发展做了探讨,一起来看一下。

尝试过Notion后,你很有可能会抛弃掉原来的办公体系。

Notion是一款满足个人需求和企业办公双重需求的在线应用,被称为是继office之后的又一生产力,它有着简洁的界面,却不止于传统记事本的单一功能,能够放大并制作用户的灵感,这得益于它记录生活的私密性与交流分享的社交性兼备的功能特点。

除了个人使用,Notion同样开展了企业云端平台搭建服务。

当阅读、创作以及工作需要繁重的网页和应用支持时,以all-in-one workspace为导向的Notion,通过聚合方式将网页和APP资源整合到一起,以数据库和思维导图进行分类展示,与OneNote等应用相比,它的劣势与优势同样明显。Notion在2015年曾濒临倒闭,它的逆袭意味着,市场并不缺笔记工具,锚定B端的云端协同办公将是未来的趋势。为此,这篇文章新眸将主要探讨:

  • Notion究竟是什么?
  • 办公应用的未来式讨论。

一、走近Notion

前文我们就说过,对个人用户而言,Notion是一款出色的笔记应用,对企业用户而言,它是一款协同办公软件。简单来说,Notion将Text、Block、Page、Datebase进行了整合,用户可以自己DIY笔记内容、整合外部链接,除此之外,对于Markdown语法支持,为团队协同创作提供便利。

Notion成立于2012年,去年4月估值就达到了20亿美金,到了今年10月,在完成C轮融资后,它的估值已达到了103亿美元,估值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翻了近5倍,根据最新数据,Notion用户数量已突破2000万,增速惊人。

作为一款拥有网页与APP两种模式的应用,人们最关心的仍然是使用方法:

在Notion,用户可以通过Google和Apple账号登陆,也可以通过邮箱账号登陆,有网页版和客户端两种选择。Ivan(Notion联合创始人)对这款应用最大的要求是简洁,从用户界面配置到各个细节经历了数次迭代,用户能直观看到需求板块和应用模板,内置模板涵盖了设计、教育、市场、个人、产品管理等多个方面。

不同于其它的简洁界面设计,Notion功能性并不单一,它可以是备忘录、计划日程(例如:旅行、阶段目标等),也可以是清单列表(书单、电影榜单、待办事项等),一个页面中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子页面,能够无限嵌套,除了自己使用,还可以分享或邀请他人组成Groups共同编辑,这种传播性让它朝着社区化方向发展。

于是乎,Notion的社交性就成了一大特色。

阅读和书评分享仿佛一个线上书友会,将阅读的网页链接到Notion中,不必再逐个下载阅读软件,将浏览器链接收藏进行整合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创建内容时,可以选择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修改字体、加粗以及斜体的应用是免费的,图片和视频的上传以5MB为上限,一旦超过必须开通38美元的年费会员套餐才能上传,编辑记录会被保留,恢复之前的编辑版本是一项付费功能。

和国内石墨文档以及腾讯文档的免费恢复相比,这显得不那么人性化。

在内容创建方面,Notion试图链接万物,将分散在众多文件和应用中的数据、文档和笔记集中到一个地方,可以导入的文件类型有:平文(.txt)、标记(.md)、微软字(.docx)、CSV(.csv)、HTML(.html)以及其它应用中的数据,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将豆瓣的观影数据以CSV文件形式创建笔记。

掌握了Notion的基本功能后,可以通过对插件的应用来实现更多个性化需求。GitHub社区当前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配套插件并且提供了免费下载路径,例如用来美化客户端的notion-enhancer,安装后可以更换主题,更改图标以及一些其他功能。

二、Notion的“勇”与“退”

有人曾形容Notion是地表最强的笔记工具。

作为一款笔记软件,Notion的核心优势是数据库。按照内嵌(inline)和整页(Full)分组成6种不同的视图(表格、看板、画廊、列表、日历、时间轴),但数据库只有一个,在不同的场景下根据使用习惯编辑模板,如设计课程表、客户表、创建周报等,好的模板也可以分享到模板库,这种分享机制能带动用户周围的人一起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思维导图在导入或构建完成后无法修改,这对于笔记软件来说是一个硬伤,关于这方面的优化,目前的解决方案是源头根治。打个比方,在Word中插入插入超链接,要想更改超链接展示的内容,可以通过编辑源文件来实现。

这款应用除了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的区别,还有Pro付费版本,学生或教育工作者邮箱账号可以免费使用该付费模式,但付费功能主要表现在5MB以上的素材传输和历史记录恢复,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6月起,personal plan就全面免费,不再限制板块数量。

相比于OneNote,缺乏中文版、语音输入以及内容搜索功能是它的短板。但就目前来看,Notion已经在小范围内推广利用浏览器工具以及页面插件将界面转化成中文,有消息称Notion中文版已在灰度测试中。OneNote目前已经上线了手机、电脑端适配安卓系统以及IOS系统的移动客户端,只是目前尚未适配手机设备。

在安全性暂不做考量的情况下,OneNote的先手优势在于更懂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Notion的数据库在整合资源方面优势十足,但导出则相对繁琐且有格式限制,OneNote是可以直接导出或打印的。OneNote除了与office相似的文本编辑功能之外还增加了DIY功能,例如贴纸、手绘,给记录增添了一些趣味性,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方面,搜索功能的应用提升了效率。

事实上,Notion在国内不乏追随者,去年6月上线的Wolai笔记正是其中一个,二者都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小企业的的协同办公平台上。

相比之下,加载速度是国内自生软件的优势之一,抛开数据库功能,wolai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编辑方面是能够与Notion相媲美的,在基础功能方面,与OneNote的相似度会更高一些,都是基于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功能性扩充,尤其是会议纪要即时生成、临时成员以及文本导出功能,但收费功能较多,个人专业版128员/年。

某种程度上来说,Notion吸引的是程序员、科研人员以及学生,wolai走的是大众化道路,提供普适性的协同办公应用以及细节化的服务。正如notion尝试弥补中文版的不足,wolai也在拓展database功能,这是一项比中文化更庞大的工程。

三、聚合模式的解法

Notion并不是横空出世的选手。

对Notion感兴趣的国际用户众多,在TikTok上的相关话题播放量逼近1亿次,国内B站上的相关视频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前,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随着办公方式的改变,线上办公软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居家办公模式为云端协作奠定了现实基础。

除了Notion,国内外很多应用都在探索协同办公领域,但聚合化似乎是一种共识,这也使得这些应用在运动协作方面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这里要提一下Notion的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创建后,管理员以组为单位设置页面访问权限(包括:完全访问、编辑、评论、阅读以及禁用)。

近几年,协同办公软件层出不穷,即时通讯方面有:企业微信、钉钉、TIM、wolai等;会议工具有:ZOOM、腾讯会议等;写作文档方面有:WPS云文档、石墨文档、腾讯文档等。

以钉钉为例,也在探索云端协作功能,“团队空间”风格与Notion类似,创建后可以设置管理权限,新建内容支持文档、表格、脑图(思维导图)以及文件夹,系统提供了5种类型的模板,以@形式创建的待办事项会直接同步到被@的同事的日历,这一功能也与wolai类似。

不同的是,Notion和wolai还对个人用户开放,而钉钉的服务对象只限于组织和企业。

将经营中的人财物事等场景搬到线上,挖掘各种便捷化工具。前不久发布的“钉闪会”是钉钉在云端会议方面的一次新尝试:会议所用文件从“团队空间”直接提取,共享窗口、文档以及屏幕录制,视频和音频会保留在云端,音频能够自动转化为文本,生成会议记录,回放时还支持关键词搜索。

无论是Notion还是wolai、钉钉,这类应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工具。

用户选择工具的出发点主要还是在于:1、高效、便捷;2、功能齐全;3、安全、稳定。部分Notion用户表示,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是否转向国内相关应用需要观望,国内相关应用资历较浅,对于wolai一类新生翻版应用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下存活持保留意见,跨应用间的数据转移也是一个痛点。

 

作者:陈长红;编辑:桑明强;微信:新眸(ID:xinmouls)

本文由 @新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11月11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产品周报254期 | 苹果MR产品明年发售,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AIGC抢了电商打工人的饭碗? 听歌看广告还不够,QQ音乐会员也要涨价了 Axure高保真教程:通过输入框动态维护可视化图表 “重启天涯”直播义卖为什么会失败? 抖音、高德、小红书加入群聊,本地生活谁说了算? 【高级产品经理的门槛系列】必备技能 – 制定产品的规范标准 社交模块里的动态卡片,怎么设计? 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搜广推业务中如何对预估CTR进行校准 造“风”的AIGC,“吹灭”了元宇宙? 从“最难618”到“最卷618”,电商购物节画上句号? 美国社交电商再起波澜:TikTok商城开张,Meta却要闭门做生意 视频号到赚钱的时候了吗?有人月GMV3000万,有人看不懂要放弃 卖烤肠,年轻人“少走20年弯路”? 互联网平台广告收入增长转正背后的「五个信号」 直播电商:终局远未到来 单月补贴高达7万?抄淘宝作业,京东开始抢主播 没有大V、没有喊单,苹果在淘宝开了一场“冷直播” 十六番旅游app产品分析 关于刷屏的“苹果Vision Pro”,如何冷静地看待?
被集市收割、被买家嫌弃,“摆摊后浪”有点惨蓝领用工招聘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思路干货分享:WMS系统—PDA的应用iOS 17,能否守住「iOS神话」?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加速器系统产品需求设计电商扫盲第一讲:GMV的底层逻辑打造一个基于本地社区的闲置交易平台,你看好吗?东南亚出海洞察:去东南亚为直播电商开荒,没有超头主播,货品供给不足……定金+尾款模式背后的套路天涯老用户的自救,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抖音上线酒店日历房,其他平台会慌吗?从需求到设计开发,产品质量问题如何分析靠咱们看腻的电视剧,爱奇艺和腾讯在东南亚成了顶流如何让你的“对内B端产品”看起来有价值?设计走查知多少产品思考:视觉冲击!以图片展示金额,“省钱卡”这样玩就对了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都在骂网暴,为什么网暴一直没有停过韩国漂流记:明星在面前,咖啡在手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广告墙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约会软件里右滑1000次,我能从算法中找到真爱吗?(国内篇) 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产品经理的用户思维 百度收购YY背后:生态协同流量扶持,与抖音、快手正面刚 疫情下的影视幕后:日薪三百,赔本打工,连续工作40小时 供应链的5大流程,从老王的初恋说起 无奈的妥协,Clubhouse选择新增文本聊天功能 解构电商、O2O:装进口袋的“利是” -优惠券系统 腾讯音乐,不该也不会一家独大 解析低代码+DDD: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去中心化的Web3只是重蹈Web1、Web2覆辙 B端业务与C端的4个区别 靠大学生兼职,有800万用户,字幕组到底是怎么盈利的? 为什么美团没做好打车? 抖音电商,变“潮”不易 聊聊产品决策: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过去的2021,「播客」悄然复兴 以京东PLUS会员为例,中国电商付费会员数量增长靠什么? 这篇内容很尬,别赞,要脸 虾米离开后,网易云还好吗? 苹果还没出手,谁敢说XR行业不行了?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