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元宇宙道阻且长,“反元派”真的理智吗?

2021年9月30日 60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读:“元宇宙”无疑是最近互联网行业的高频词汇,资本市场也嗅到了这个概念背后蕴藏的市场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元宇宙概念的走红,元宇宙又将给当下的互联网相关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最近在互联网行业中,“元宇宙”这个颇为科幻的概念,竟然成为最高频流行词之一,并引来互联网行业大小公司的追随。

其导火索是一家名为Roblox的游戏公司在今年3月份上市,市值随后暴涨,超过了400亿美元,据悉,Roblox一年前其估值仅为40亿美元。简直是点石成金般的催化作用。

而后,大洋彼岸的老牌巨头微软开发了HoloLens 2,抢占AR/VR等硬件设备赛道的先机,并在软件方面有所投资。Facebook通过Horizon展示的虚拟会议室功能。

在国内,腾讯提出了“全真互联网”概念并投资Roblox的游戏项目,字节跳动投资了游戏公司代码乾坤,不久前以数十亿元人民币收购元宇宙巨头Pico(小鸟看看)。

全球IT巨头的“表率”下,很多中小公司开始“借题发挥”,结合自身业务对元宇宙作出解读。尤其是游戏公司,在元宇宙影响下其市值出现飞涨。比如,就在前不久,使用VR技术的汤姆猫和打造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的中青宝两家公司的股价一度出现涨停。

一时间元宇宙成为席卷全球多个行业的飓风,在被资本选中的众多故事中,元宇宙获得了国内外新老互联网巨头的青睐,甚至可以说是众多资本故事中的“天选之子”。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元宇宙概念的走红,元宇宙又将给当下的互联网相关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元宇宙XX公司:永不过时的“预期价值标签”

元宇宙概念大火,带来的是相关公司数量的飞涨。据天眼查APP查询,最近一年新成立的元宇宙相关公司有227家,说是如雨后春笋也毫不夸张。

元宇宙作为一个被众多公司用于自我标榜的标签,是因为它能给公司带来预期价值,而之所以能带来预期价值,是因为元宇宙概念足够超前,以至于难以证伪。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故事是不是好故事不在于它能否快速商业化落地,并推广到全世界,而正在于它难以被证伪。

按照“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官方的说法,一个真正的元宇宙产品应该具备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等八大要素。

这些要素乍看起来很高级,但仔细品味会发现,文明、多元化是比较模糊的词汇,身份、朋友等要素在PC互联网时代就被腾讯QQ玩明白,现在早就不新鲜了,“低延迟”、“随地”等属性在现在的热门手游中也已经很普遍,事实上很多市面上流行的3A网游已经具备了其中的大部分要素。

于是,元宇宙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3A网络游戏的加强版,对很多不玩游戏的年轻人或者没时间玩游戏的成年人来说,其影响或许比较有限。

但是,Roblox要强调的元宇宙的新特性其实是基于XR(VR、AR和MR的统称)和区块链。对于一款网络游戏来说,这些技术如果发展足够顺利,当然可以颠覆我们对以往游戏的认知。

即使发展受阻,对于对此类游戏充满好奇心的年轻消费群体而言,彼时有诸多不完美的元宇宙依然是耳目一新的感觉。新老网民之所以会对元宇宙出现认知差异,是因为年轻消费群体在消费观念上呈现出两大特性:

一是普遍对新技术充满好奇,乐于尝鲜,喜欢能够刺激感官的游戏体验,XR技术正中他们的消费偏好;二是对每一代年轻人来说,通过消费确认自己的独特存在都是一种比较刚需的消费诉求,以此显示与上一代人不一样。

换言之,每一代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那一代的标志性消费品,网络游戏毫不意外地成为一种“代际身份标识”。对于很多80后来说,记忆中最棒的网络游戏是DOTA、传奇,对于90后来说,可能是魔兽、LOL,对于00后,可能是绝地求生、王者荣耀。

由此不难想象,未来的VR线下体验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可能就相当于90年代国内刚兴起的网吧,回想那个年代的网吧,尽管网速慢、价格贵,但对很多初代网民来说,丝毫不影响兴致。

所以元宇宙发展到什么地步算成功是没有一个确定标准的,或许两三年后,就有氪金玩家觉得那就是元宇宙了,别人认不认可不重要,只要有年轻的用户充值或在游戏里创作UGC,就能支撑平台运营下去,这个商业模式就是成立的。

因此,对元宇宙风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

Roblox在招股书中大谈元宇宙,其实是一场针对未来年轻人的营销,它是否被用户认可,不由现在的老网民们来评判。

综上所述,元宇宙概念很难被证伪,根本原因在于它自带的超前性,这种超前意味着的确会有新的消费群体认可它,而它能否说服当下的用户其实并不重要。

未来即使会有相当一部分元宇宙公司会死掉,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超前性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正确性,而作为初创或需要开辟新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假使它衷心地想要彻底避开元宇宙概念,未免会显得因噎废食。

消费产业之变:明星代言人的“虚拟角色平替”?

元宇宙号称“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涵盖的技术有XR、5G/6G、云计算、AI、区块链、NFT等,未来可能还有别的技术,毕竟宇宙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宏大之极的概念。只要这些技术还在前进中,我们就离终极形态的互联网越来越近。

拿区块链技术来说,如果没有区块链技术,元宇宙构建的虚拟空间只是游戏场景,这在一些如《堡垒之夜》、《魔兽世界》等3A大作中已经实现,而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加持,游戏就相当于有了虚拟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于是打通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构建出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的“平行世界”。

准确地说,这个“平行世界”是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的延伸,现实世界人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可以蔓延到虚拟世界当中。比如,元宇宙中可以引入虚拟角色IP,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已经在游戏《堡垒之夜》中有了成功的先例。

例如,美国说唱歌手Travis Scott在《堡垒之夜》的一场直播虚拟演出中,有超过1200万名玩家参加,创造了游戏史上音乐现场最高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记录。

在表演期间,Scott穿着限量版Cactus Jack Nike Jordan 1,逼真的人物建模、超越现场舞美的特效给玩家带来惊艳的体验。演出结束后,一些周边商品在实体店中出售,他还发布了虚拟巡回演唱会的T恤。

不难预见,或许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像这样虚拟演出场景与营销结合的模式会越来越流行,甚至可能颠覆现在流行的直播带货。

现今国内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可以说已经比较成熟,但一个明显的弊端是:品牌方和代言人形象之间的绑定关系蕴藏着潜在风险。

近期娱乐圈明星“塌房”频率变高,比如,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逮捕后,19个品牌方全部终止了合作关系,这对品牌带来很大危机。

一旦代言明星的人设出现崩塌,品牌方或多或少会有商誉和利益上的损失,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在尝试打造属于品牌方的虚拟角色IP,这其实是一种“代言明星的平替”。比如,比如今年5月份,雀巢推出虚拟代言人“Zoe”,7月30日,钟薛高推出虚拟偶像“阿喜Angie”。

那么,虚拟角色IP将给未来的营销模式和营销产业带来什么改变呢?

理论上来说,只要这样的虚拟角色IP足够深入人心,就能起到为品牌代言的效果,而且不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偶像塌房事件。而随着元宇宙的到来,品牌方可以在平行世界中注册品牌专属虚拟角色,就像现在很多品牌在微博、今日头条、B站、微信订阅号等平台上用于推广的品牌官方媒体。

虚拟角色IP的迷人之处在于,在技术的日趋完善中,具有品牌特征的虚拟角色有诸多人性化的细节,这是能够体现产品特色、品牌格调,甚至企业服务理念的一个虚拟形象。

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虚拟角色IP这一可能在元宇宙中大放异彩的概念在现在已经先行。因为从理论上来讲,虚拟角色IP的营销价值在于经典角色IP的“提前养成”,从而赋能品牌,助品牌从同质化竞品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小众化IP和同质化IP其实是品牌的自嗨,对品牌力没有什么驱动价值。

由此可见,对品牌方而言,设计符合品牌定位的虚拟角色IP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并且,由于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因此是否会催生出新的SaaS服务模式也犹未可知。

二、“技术的溢出效应”决定一个“科技向风口”的质量

一个风口如果没有政策的引导和鼓励,逐利企业与资本争相加入,迅速发酵失序,很容易变得的乌烟瘴气,比如P2P、K12教育。而如果一个行业关系着国家的长久发展大计,就会走得更远一些,比如光伏、芯片。

那么,元宇宙的想象力是否持久呢?

首先,政策不会明确支持元宇宙,但元宇宙的发展刚开始,暂时还在极为初级的阶段,特别是作为元宇宙入口硬件的个人VR体验设备,技术成熟度和渗透率均有待提高。

但元宇宙所涵盖的技术何尝不会产生“溢出效应”,甚至会提前溢出,从而有促进新技术应用的发展的可能,以及促进新消费的产生,不难进一步推测,元宇宙还有助于缓解消费互联网产生的内卷焦虑,甚至给陷入疲态的消费互联网开一扇窗。

回顾整个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在每个阶段都是国家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因此每个时代都需要风口。

而最近,如火如荼的教培行业被“双减”政策叫停,金融行业的蚂蚁金服离上市就差“临门一脚”被叫停,本地生活和电商赛道为了流量上演一轮接一轮的“补贴竞赛”……

种种迹象表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似乎已经到达了上限。资本的增长一直都需要好故事,但现今能顺应政策导向的好故事确实已经不太多了。

事实上,在国家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中,工业互联网取代消费互联网成为主旋律,VR/AR产业被列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之一。

而工业互联网相比消费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价值变现周期相对较长。在元宇宙的竞赛中,XR、5G/6G、AI、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有了广泛应用的机会,也就有了不断迭代进步的机会,其在数字工厂、智慧轨交、远程医疗等行业中的应用价值也能够不断被挖掘出来。

所以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元宇宙引发的新技术“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未来的成长空间是值得期待的。

总的来说,元宇宙这个概念并不坏,它更像是互联网巨头面临增长瓶颈时重新定位的一个未来的大方向,只是像很多新技术“初生”之时一样,难以避免被一些浑水摸鱼的企业滥用,而后被污名化,以至于忽视了真正的内涵。

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元宇宙概念的走红,既不应该盲目跟风,也不应该漠视互联网巨头围绕元宇宙赛道投入的海量真金白银,而应该看清楚背后的深意,关注眼下受此影响而即将迎来巨变的赛道。

#专栏作家#

刘志刚,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江湖(ID:VIPIT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36氪/钛媒体等多家专栏特约撰稿人,TMT领域深度报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9月30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拍10部火1部,道观也来凑热闹,短剧成吸金神器? 为什么二次确认后,用户依然会误删? 新零售SaaS架构:面向中小连锁的SaaS系统整体规划 AI时代下浅谈XR中的渲染技术 基金理财之客户需求分析 业财一体化数字化(一) 酒店代理的灰产江湖:0库存、赚4成差价、月入16万 探索工具型产品体验度量模型-行为度量理论篇 飞猪、携程们的下半场:吃工具属性老本,补内容短板 AI产品经理 | 入行AI的必备知识 3D 文件格式的江湖纷争 在线音乐等待“第三极” 小程序里卖剧,8天赚1亿? 卖爆抖音后,中式汉堡将成为一场“虚火”? 电商包邮背后隐藏的小心思 县城咖啡之战的最后赢家是谁? 字节跳动再战长视频,这次有何不一样? 网文IP的风,吹到“下饭剧”? 提升B端产品易用性:搭建帮助体系 小红书关停“自营电商平台”,作何打算?
从虚拟偶像到虚拟主播,一场TO C到 TO B生意的大迁徙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红书电商盘点一下那些虚实结合的文本输入方式自动驾驶,又到黎明前?万亿规模能源产业互联网【能链】为何一枝独秀?经营指标层面深度解读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数据更新|不只是一个更新按钮而已名实唯一性:数字与AI经济里的那些潜规则实战分享!系统可见原则在交互方案中的运用从商业模式入手,搭建一款产品的底层拆解框架小红书走到命运拐点微信的聊天记录占比,被网友玩成了新一代 MBTI ?SaaS产品数据分析之指标与标签一篇文章搞懂一个系统之 SRM 系统一个真秀才倒下去,十个假靳东站起来谈谈在B端落地第三方大模型的步骤从0开始设计产品搜索功能(一)瑞幸的“9块9”突围战,只需几滴茅台?如何从0-1建设企业微信SCRM顶流网红“秀才”翻车,“中老年收割机”易主?
小红书治不好商业化“焦虑症” 从产品角度,如何从0到1搭建电商系统:调研阶段-基础数据 长文揭秘海外现金贷:产品、数据、文化、风控、痛点和解决办法 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云原生数据中台技术与趋势解读 元宇宙:Web3银行数字化营销产品探索 产品高端局的三个硬装备 实际产品应用场景中,产品设计如何影响用户体验 宠物经济:细分市场更风靡? 后万店时代,瑞幸越来越像蜜雪冰城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互联网广告的未来在哪里? 如何搭建用户标签,助力精准营销 流量网红消亡史:“郭老师”们的自毁不倦之路 解码山西便利店为何频登热搜? 给成年人制造玩具,肯德基有多专业? 曾推出阿尔法狗的DeepMind,为什么没能做出ChatGPT? 新型强迫症:网络社交时,必须用对“的得地”吗? 以赢为终,三个月如何打造一支硬核IT团队 ChatGPT很性感,但更危险 如何从K12产品转型到Web3 方向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