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网红打卡点,专坑傻白甜

2021年9月29日 62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读:马上就要到国庆了,你想好去哪里旅游了吗?每到旅游旺季,社交平台和短视频软件上就会出现很多网红景点。看起来是人间仙境,实际上是百万滤镜,每一个被坑的游客都留下了不会P图的泪水。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国庆节的脚步近了,社交网络上少不了一堆美若天堂的小众景点推荐。

照片里,青春靓丽的男孩女孩,或深情忧伤或性感迷人,与绝美的取景地留下不可言说的情感羁绊。

最近,大数据频繁向我推荐一组“东方威尼斯”的照片。

一条河流占据屏幕,两旁是老旧的楼房,在复古滤镜下焕发上世纪90年代的高级感,照片远景则是现代感十足的广州塔。女孩坐在小桥上,与“广州威尼斯”合照。配文:“小众打卡点,超级出片。”

如果不是看到定位地点,你可能会忽略这就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大塘村。大塘村与鹭江村相连,十几年来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纺织厂。外来务工人员白天在纺织厂打工,晚上住在破旧潮湿的握手楼里。

不久前我去过大塘村,这座城中村人口密集、环境堪忧、街道上车和行人抢道行走;至于图中横亘于小城的“威尼斯大运河”,其实水质混浊,承接着生活废水……

都市潮人们跟着打卡攻略来到这里,根据“出片”攻略,拍下同样角度的照片,但其实,镜头之外的工人们,正为生计发愁奔波。

在出片时代,人们的一切业余生活以“出片”为目的。在社交网络上,真实生活被糊上滤镜,成了一张张精美但经不起实地考察的“Ins风海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简化成了一个个无关痛痒的点赞。

一、“我又被网红打卡点骗了”

位于蒙古南戈壁省的乌兰湖因为湖水颜色鲜红,形状呈扁圆形,被网友叫做“地球心脏”。

网上照片的确震撼人,血红的湖泊被一道道弯曲的白色泥土隔开,远远看去就像一颗血脉贲张的心脏。纯净的蓝天与这纯度极高的红,成为照片中前无古人的高冷背景。

“地球心脏”太迷人了,仿佛看一眼就能让人摆脱现实生活。/@滤镜粉碎机

看到不少网友亲自前去拍到的照片,的确值得一游。/网络截图

前几天,@滤镜粉碎机团队前往乌兰湖,发现它的确拥有奇特的红色湖水,只不过,这一切基于无人机的俯拍视角。

在无人机视角下,你的确能看到雪花牛肉般神奇的湖面。可当你真正身处湖泊浅滩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滩滩褐色的看起来有点脏的水,上面的淤泥还散发着臭味。

有一位实诚的大哥,不加滤镜发出了这样的视频。/网络视频截图

如果说以上的地球奇观,观赏起来的确受到设备的限制,那么有些打卡点,则是挂羊头卖狗肉。

前不久,小杨被小红书博主安利了千岛湖附近的“小镰仓”,一段废弃的铁路、两辆绿皮火车以及黄色的路牌,看起来清新十足。

周末,她拉上姐妹,根据博主的路线,开了一个半小时车一路寻找,好奇“这么美的小镰仓到底在哪里”。最后,要不是她发现前面有人扛着相机排队拍照,根本认不出眼前的施工现场就是自己收藏的千岛湖“小镰仓”。

所谓的“和日本一样干净的街道”,旁边是杂草丛生的土堆,尘土飞扬,跟施工现场没什么区别。

把施工现场拍成日本小镰仓,不得不感叹网友们的敬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站在一个景点面前,却发现它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冠以“小镰仓”美名的打卡点。所谓“镰仓”,是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取景地镰仓高校前站,充满青春与怀旧。

根据“半熟财经”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类似的“小镰仓”,至少有68处。要拍到“小镰仓”并不难,铁轨、红绿灯乃至随便的斑马线,只要有心,处处都是镰仓“平替”。

有了这种思路,网红们致力于探索各式各样的打卡点。

一块草地和鹿=小奈良;蓝和白的房子=小圣托里尼;寺庙、仿古建筑=小京都;一块水中飞地=鼓浪屿……

如果没有真鹿,假鹿也不是不行。/网络截图

但实际上,如果你第一次真正来到所谓的打卡点,你很难对着平平无奇的草地和人工涂抹的墙壁,联想到所谓的小奈良、小圣托里尼。

为此,网上出现了不少教你拍摄技巧的帖子,用简单的出片公式,手把手教你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而你要学会的,是如何对着眼前这些莫名其妙的“平替”,发挥想象力。

再不济,有了万能的网红滤镜,城中村都可以秒变度假村。黄油相机等不少拍照软件,甚至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名为小镰仓、小京都、小瑞士、小垦丁的滤镜,用上这些滤镜,分分钟你也可以在国内游遍全世界。

好看的照片和类似“小镰仓”的热门标签,就是流量的保证。只要别人看着喜欢心动了,就不缺乏收藏、关注。

构图技巧,是当代网友最热衷学习的知识。/网络截图

但是,当网络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小镰仓”后,网红们需要不断开发更多拍照点和打卡点。

今年五一前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大批以大字为背景的打卡点。比如在湖南米粉街入口处,一面三层楼高的红砖墙因为刷了“长沙”二字,就成了城市“情绪片”拍照打卡点;同理,潮汕旅社门口的“汕头”二字,也吸引了打扮时尚的年轻人扎堆拍照。

‍‍

‍为什么拍?这是个哲学问题。

有趣的是,当博主们忙着构图拍出大片的时候,另一边,排队买包子的人不为所动。他们不懂这群人在拍什么,也不想理会。有个不经世事的有小男孩拉着老人的袖子问,“爷爷爷爷,他们在拍什么?”老人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

二、为“出片”而生的景点

当拍照与打卡成了年轻人休闲出行的重点之后,开发商与商家便紧随其后。

2017年完工并对外开放的武汉“DAMARA VILLAGE 颜值·艺术小镇”就是一个为出片而生的商业圈。从名字来看,“颜值”二字展现了其设计的精髓。

欧式的教堂、酒窖、钟楼等错落有致,东欧女仆馆、偶像剧场、二次元摄影棚、洛丽塔体验馆等,成为网红直播的时尚地标。但由于拼贴严重、经营不善,这个精心打造的园区“塑料感”极强,如今已经消失无踪。‍

‍网红基地,为拍照而生。/新华网

2018年,合肥市庐阳区一座老旧村庄被开发商选中,改造成了安徽无水版的圣托里尼——王大郢村音乐小镇。

然而,当人们走进这座“中国内陆版圣托里尼”,与白墙蓝窗、圆顶拱门和地中海风情的露台合影,却兴趣寥寥,因为“除了能拍点照片什么都没有”。在开园初期的热闹之后,音乐小镇很快陷入沉寂。‍

若只是想吸引网友打卡拍照,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大兴土木。只要找对姿势,一桶油漆、一面镜子、一个标签,就能吸引流量、快速变现。

2020年,游戏《纪念碑谷》走红,它的原型——西班牙阿利坎特卡尔佩小镇,开始被国内商家疯狂复制。尽管纪念碑谷原本只有粉红色墙壁,但国内小纪念碑谷显得更贪心,干脆把墙壁涂成橙色、绿色、黄色、红色……引起网友疯狂打卡。‍

‍广州小纪念碑谷:你想去和一堆油漆合照吗?/网络截图

想要制造土耳其棉花堡?厦门某家号称拥有土耳其风光的精品民宿,更是用十几平米刷蓝白漆的石膏板就完成了棉花堡的还原。从照片看上去,这个棉花堡水质清澈、颜色湛蓝。但当跟风去打卡的游客把脚伸进池底,就会发现看起来清澈的池子,原来是涂了蓝漆。‍

为了能够成为网红朋友圈里的“出片”地,商家们拼了,但显然不太走心,这几年各地纷纷跟风配置的“天空之镜”就是一个极端代表。

湖南郴州滴水源景区一个名为“天空之镜”的网红景点,引发了游客吐槽。

该景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称,其“天空之镜”是景区斥巨资打造的,为国内首创;宣传图片更是美不胜收,仿若仙境。

网友拍摄的视频则显示,该景点只是在水上铺了几块玻璃,不仅没有反射人影的清晰效果,一群人乌泱泱踩在上面之后,甚至还布满了脚印。‍

‍天空之境,真的是一面镜子。/网络视频截图

尽管游客着实需要发挥一定想象力,才能将眼前的玻璃与宣传内容中的“天空之镜”联系起来,可是来都来了,怎么能不拍个照P个图片再走呢?

毕竟,“揭穿皇帝没穿衣服”后,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三、景观社会的圈套

也许那位将城中村拍成东方威尼斯的年轻人,真有一双在平庸中发现美的眼睛。

日常风景在她眼里,自动加了相机构图方式,经由她的拍摄,人们真的看见她眼中的小资威尼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在流量时代不断发现打卡点的人们,仿佛是当代的哥伦布,替我们这些不知道周末去哪儿休闲的人,探索着“诗与远方”。

不过,久而久之,发朋友圈/发××收获点赞的环节,逐渐把一切出行的目的变成了“出片”。放假休闲,逐渐被拍照打卡占据。当你在网上搜索周末去哪儿玩之后,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很出片”的攻略。‍

每一个出片攻略背后,都是“哥伦布”们不懈的努力。/@滤镜粉碎机

围绕“出片”,消费主义轻易包办了我们生活的每一环。买时尚的衣服、做个性的发型、买化妆品、化又美又纯又欲的妆、找个容易出片的地方打卡消费、拍照、发布到社交网络。

在社会学著作《景观社会》一书中,作者居伊·德波认为,资本社会已经从生产阶段发展到景观阶段,所有生活的细节都已经被异化为景观化的表征。而在当下,以网红文化为代表的景观生产与消费,已演变为移动社交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之一。

在这套系统中,比事物实际的体验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拍出来的样子。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精致生活平台里的一道道景观,通过照片这个中介,人们得以建立联系。‍

反过来,对这些线上内容的凝视与认知,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决策。

在选择住宿或者去哪里吃饭、喝下午茶的时候,人们的决策因素,变成了“适合拍照”“拍照胜地”“出片好看”——相比居住体验,拍照体验在人们的选择价值排序中,占据着越来越高的位置。

毕竟,玩得开心,只有自己知道;拍得好看,可以让全朋友圈的人知道。正如居伊所说:“无疑,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

商家正是深谙这样的消费心理,于是越来越多的民宿、咖啡店、景点甚至消费品,开始朝着拍照导向的网红风格发展。

不仅如此,在消费社会创造的景观世界里,现实世界被架空,真实的感受消失了,记忆被一张张大片、一个个精美的Vlog替代。

消费社会的“景观”为你制造了一个逃避现实的可能,却不告诉你现实;同时,它也不会给你反思的时间,它令你眼花缭乱,只能被动地接受。

在照片中,人们看似舒适地躺在浴缸,感受着酒店落地窗外的车水马龙;看似在辽阔的无人区感受荒凉、思考人生……一切似乎自由、自然、悠闲。

可撕掉网红滤镜,精美照片上的你和我,就像景观世界的囚鸟,怎么逃,也逃不出消费主义的牢。

参考资料:

[1] 中国有43个圣托里尼 | 半熟财经

[2] 《景观社会》| 居伊·德波

[3] 打造网红景点,就跟公号10w+,属于一种玄学 | 廖信忠

[4] 打卡刷屏的网红民宿照片,怎么都长一个样?| 谷雨数据

[5] 流水线网红打卡,土不土?| 勿以类聚

 

本文来自新周刊APP

作者:贾辉;公众号:电器大院(ID:app-neweekly)

本文由@新周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9月29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拍10部火1部,道观也来凑热闹,短剧成吸金神器? 为什么二次确认后,用户依然会误删? 新零售SaaS架构:面向中小连锁的SaaS系统整体规划 AI时代下浅谈XR中的渲染技术 基金理财之客户需求分析 业财一体化数字化(一) 酒店代理的灰产江湖:0库存、赚4成差价、月入16万 探索工具型产品体验度量模型-行为度量理论篇 飞猪、携程们的下半场:吃工具属性老本,补内容短板 AI产品经理 | 入行AI的必备知识 3D 文件格式的江湖纷争 在线音乐等待“第三极” 小程序里卖剧,8天赚1亿? 卖爆抖音后,中式汉堡将成为一场“虚火”? 电商包邮背后隐藏的小心思 县城咖啡之战的最后赢家是谁? 字节跳动再战长视频,这次有何不一样? 网文IP的风,吹到“下饭剧”? 提升B端产品易用性:搭建帮助体系 小红书关停“自营电商平台”,作何打算?
从虚拟偶像到虚拟主播,一场TO C到 TO B生意的大迁徙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红书电商盘点一下那些虚实结合的文本输入方式自动驾驶,又到黎明前?万亿规模能源产业互联网【能链】为何一枝独秀?经营指标层面深度解读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数据更新|不只是一个更新按钮而已名实唯一性:数字与AI经济里的那些潜规则实战分享!系统可见原则在交互方案中的运用从商业模式入手,搭建一款产品的底层拆解框架小红书走到命运拐点微信的聊天记录占比,被网友玩成了新一代 MBTI ?SaaS产品数据分析之指标与标签一篇文章搞懂一个系统之 SRM 系统一个真秀才倒下去,十个假靳东站起来谈谈在B端落地第三方大模型的步骤从0开始设计产品搜索功能(一)瑞幸的“9块9”突围战,只需几滴茅台?如何从0-1建设企业微信SCRM顶流网红“秀才”翻车,“中老年收割机”易主?
Axure高保真教程:用气泡元件显示中继器表格里的省略文字 记账APP快“忽悠”不动年轻人了? 谁还在抢着做「旅游」这门苦生意? 如何把B端设计规范做活 新加坡,不一定适合中国大厂 国产ChatGPT扎堆,又是一场元宇宙式狂欢? B2C电商系统产品架构的推演过程 万字总结:从0到1,SOP构建和策略设计 【6000 字实战分享】我在大厂做低代码 淘宝的下一个十年:内容成为胜负手的关键 一文道清语音转文字市场(Audio-To-Text) 互联网20年,公共讨论空间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二) PUSH消息推送的实现原理 供应链管理洽谈 美团能用魔法打败魔法吗? 徽章体系的思考&设计语境的边界探索 一次体验设计升级——智能办公平台如流 抖音“最短命一姐”阿怀:第一天全网膜拜,第二天锤上热搜 金融科技的新使命 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