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产品设计
  3. 正文

如何把B端项目产品化?

2021年9月24日 67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需要思考如何将项目产品化,B端产品也不例外。当项目产品化之后,企业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业务效率,进而后续降低投入成本,推动企业增长。那么,如何把项目产品化?本篇文章里,作者就B端项目产品化策略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如何把B端项目产品化?这是很多B端产品经理要考虑的问题。

一、什么是项目产品化?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一家小IT公司专为各个微商定制电商IT系统,这电商IT系统其中包括快递面单打印子系统。各个快递公司的面单即相似又有些差异。都有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等共性的信息;但是面单的格式、布局、公司Logo却不一样。例如:中通公司、韵达公司的快递面单。

这家IT公司拿下第一个微商客户的订单,这家微商发货用的是申通快递、圆通快递,于是快递面单打印子系统就根据申通、圆通的面单格式进行设计、开发、测试,然后交付给客户使用。

接下来他们的第二家微商客户用的是申通、顺丰、EMS快递,于是快递面单打印子系统就要根据申通、顺丰、EMS的面单格式进行定制,其中申通的格式可以复用上一个项目的资源,而顺丰、EMS这两家快递面单之前没开发过,就得针对性地开发、测试,然后交付给客户使用。

由于每家微商客户的合作快递公司都有些不同,而且经常有新的区域型快递公司出现,这样每拿下一个新微商客户,这家IT公司都要派技术团队上门,根据客户的特殊情况来定制IT系统。

这是典型的定制化项目,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针对性地开发IT系统。

这种项目每次都要派IT团队去调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定制解决方案,并开发、实施、维护,特点是开发成本高、效率低、利润低。

从项目团队成员的角度看,做项目意味着加班多、出差多,奖金少……

员工抱怨,老板委屈。怎么办?

如果能把项目做成产品,就可以批量复制,提高交付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例如,下面就是一个产品,可以兼容主流快递公司的快递单,即使有新的快递面单出现,根据电子面单模板也可以快速设置,不需要开发代码。

项目与产品有什么差别?

简单来说,项目是一对一,在一个特定场景给一个特定客户使用, 如企业内部自己开发的办公系统。

而产品是一对多;能快速复制给多个客户使用,如钉钉就是一个产品。

项目与产品还有很多差异,具体差异参考如下表格:

二、为什么要把项目产品化?

对于乙方公司来说(如上面那家为各个微商定制电商系统的IT公司),把项目产品化,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收益。

对于内部乙方来说(企业内部的IT团队,或集团下属IT子公司,如平安科技、润联科技),原来作为企业内部的IT团队,属于花钱的成本中心,如果能够把研发的IT系统对外销售,自己可以为公司挣钱,成为利润中心,在公司的地位与话语权都会得到提高。

调查表明,很多内部乙方都有把内部项目产品化、商业化的冲动,一旦认为条件具备了(现有的项目有价值、具备服务更多客户的能力),就想把自己研发的内部系统(项目)做成产品对外销售,希望自己能独立挣钱。

三、如何把项目产品化?

接下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把项目产品化:

  • 产品化的条件;
  • B端产品的演化路径;
  • 产品架构设计;
  • 商业化准备工作。

1. 产品化的条件

做产品化之前,得先评估一下是否具备产品化的条件。

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产品

  • 项目在内部应用取得良好的成效,有较高的成熟度(功能、性能、体验);
  • 做竞品分析,与市场上的竞品相比,有差异化优势。

2)团队

  • 需要组建商业化团队,包括:运营、市场、销售、客户成功部门……
  • 做好技术储备:技术架构设计、难题攻关、应急救火。
  • 构建双团队:产品团队负责研发产品,项目团队负责交付、运维、技术支持。
  • 建立保障机制:问题响应机制、客服与培训。

3)商业可行性

  • 要做商业模式分析,设计盈利模式、成本预算、收入预估。
  • 做市场分析,确保有足够多的付费客户,有商业前景。

近几年我到各大企业内部做培训与咨询项目时,我发现很多内部乙方(做系统给企业内部使用)的产品经理普遍存在技能短板,如果要产品化,就要针对性地提升这些技能短板:

① 产品化能力不足

  • 以前经常被动接受需求,缺乏规划意识与前瞻性;
  • 缺乏产品架构设计经验。

② 商业化能力不足

以前做内部系统不需要考虑竞争、定价策略、销售推广、成本、盈利模式,缺乏商业化方面的技能与经验。

通过对内外部的条件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可以用SWOT模型来进一步分析是否适合产品化。

2. B端产品的演化路径

B端产品的发展会经过几个关键的阶段:

  • 定制化项目:内部自用系统或为甲方订制交付的项目,通过做项目积累业务经验,了解行业的共性需求、个性化需求。
  • 产品化:把共性需求进行抽象,通过产品的形式满足这个共性需求。通过复用共通模块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因为不同甲方的需求都有差异。
  • 商业化:把产品卖出去、交付并挣钱。
  • 多元化:产品发展壮大,进入不同的行业、覆盖更多的业务、支持更多类型的终端、更多的部署方式。
  • 平台化:这是B端产品发展的终极目标,通过建立生态体系,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很多脏活累活交给第三方的系统集成公司来完成(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二次开发、运维等)。

注意,这几个阶段不要跨越式发展!

每个发展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

  • 项目:积累行业经验,了解共性与个性。
  • 产品:设计产品架构,通过抽象复用来满足共性需求,通过配置、插件化、自定义、二次开发等手段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 平台:打造开放平台、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制定行业标准。

哪怕在内部应用得很成功的系统,也不要马上去把这个项目产品化。应该要再做几个项目积累业务经验,才能知道哪些是共性需求,哪些是个性化需求,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能复用与扩展。

更不要一开始就立项去做一个平台。

要等到产品要达到很高的成熟度、具有很大行业影响力之后再考虑平台化。

3. 产品架构设计

B端产品架构设计的重点是共性的抽象、个性的扩展,还要考虑依赖解耦、通用化设计。

接下来展开介绍一下。

1)共性的抽象,个性的扩展

做过几个项目之后,有了足够的业务经验,知道哪些是共性需求、哪些是个性化需求,然后就可以做产品化,对共性需求进行抽象复用,同时考虑个性化需求的扩展。

产品化的重点是共性的抽象,个性的扩展。

方便面是经久不衰的好产品。即满足了共性需求,又考虑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 方便面的共性需求:方便快速地吃饱肚子。
  • 方便面的个性需求:多种口味可选;可泡、可煮、可炒;调味包可根据口味自行调节。

① 共性的抽象

把每个项目共通、可复用的部分,抽象提炼出来进行复用。如下图所示:

通过复用,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比如,你开了一家特色餐厅,请了10来个厨师,每人负责做几道菜。如果每个厨师做自己负责的那几道菜都要自己买菜、洗菜、切菜、配菜、做菜、上菜,显然是很不合理的安排。

做每道菜都有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可以抽象提炼出来,比如买菜、洗菜、切菜、配菜,交给专人负责,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

把这些基础性、重复性工作提炼出来,交给专人负责,为所有厨师服务,就达到了复用的目的,这样厨师可以专注于炒菜,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中台的目的也是复用。实现中台的具体手段是:抽象、下沉、复用。

你看,中台原理跟上面的厨师做菜的原理是不是很像?

阿里在2015年提出的“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在业内带火了“中台”。

中台的灵感来源于一家芬兰的小公司Supercell——一家仅有300名员工的小公司,却接连推出爆款游戏,是全球最会赚钱的明星游戏公司,市值超过100亿美金。

这家看似很小的公司,开发了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来支持众多的7人左右的小团队进行游戏研发。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专心创新,不用担心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问题。恰恰是这家小公司,开创了中台的“玩法”,并将其运用到了极致。对于这种多项目并行,各项目相对独立,但业务需求所需要的支持类似的公司,“中台”就有存在的价值。

Supercell 的中台,指的是将游戏开发过程中公共和通用的游戏素材和算法整合起来,为小团队提供工作的工具和框架,从而支持好几个小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款新的游戏,并鼓励员工充分试错。

有了中台的支撑,Supercell的“细胞”才可以非常灵活地运转,形成高效散兵作战模式。

产品化的重要一步,就是对各个项目中的通用部分进行抽象、提炼、复用。这跟中台原理是类似的。

② 个性的扩展

B端客户都有个性化的需求,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 客户的差异:不同客户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都有差异。
  • 角色的差异:B端产品通常有多种角色在使用(基层员工、中层干部、高管),他们的权限、经常使用的功能、关注的数据会有差异。
  • 用户的差异:不同用户的个人使用偏好会有差异。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呢?有如下策略供参考,如图所示:

列举几个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案例供参考。

Word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快捷操作区:

Teambition提供很多项目模板供选择,并且可以自定义项目栏目。

Teambition通过大量的应用与插件供选择,来实现扩展功能:

报表设计器,可以自定义报表的外观:

强大的报表引擎-SmartBI:

流程可配置:

2)依赖解耦

企业内部的一个IT系统通常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会跟其他IT系统有关联、通信、依赖关系,会耦合很多内部的特殊逻辑,依赖内部组件。

如果要把某个IT系统产品化、商业化,就要考虑与其他IT系统解除耦合关系。

  • 分析耦合程度;
  • 评估解耦成本;
  • 制定解耦方案。

3)通用化设计

  • 术语通用化:不能用企业内部专用术语,要用行业通用的术语。
  • 模块化设计:高内聚、低耦合,有利于模块复用。
  • 配置化:经常会变化的东西要提供配置工具,不要改代码,比如:权限、规则、字段、流程、表单。
  • 提供开发工具:面向开发人员的工具(API、插件开发、小程序生态)

4. 商业化准备

工作把产品卖出去之前,要做好商业化准备工作。首先要对产品的商业模式进行规划与分析,并逐块验证其商业逻辑是否行得通。

推荐用精益画布这个工具进行产品的商业模式规划与分析,如图所示。

不仅是把产品研发出来,还要考虑支持体系、后续路标规划、定价策略、销售方案、营销渠道、提供文档资料与培训,甚至还要组建客户成功部门。

这是B端产品运营的相关工作:

以上几点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最后祝你的项目产品化顺利、商业化成功!

 

本文由@张在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1年9月24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县城咖啡之战的最后赢家是谁? 字节跳动再战长视频,这次有何不一样? 网文IP的风,吹到“下饭剧”? 提升B端产品易用性:搭建帮助体系 小红书关停“自营电商平台”,作何打算? 从陌生人社交的产品演进看创新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_SCRM私域平台 产品用户体验升级 做一款以短视频为主的手机,市场如何? 一个严肃的问题:互联网巨头们到底创造了多少就业? 海外版妙鸭相机,“像不像”不重要 产业化思维助力招聘直播数据翻倍(下篇) 产品周报267期 | 蔚来手机NIOPhone正式亮相,妙鸭相机免费版发布 谁拿走了飞猪携程们的长假? TikTok豪赌黑五 “加速包”抢票有用?第三方平台们都玩出了哪些花样? 薄盒借周杰伦IP卖藏品,引出了元宇宙的“空城困境” 抖音越追越近,美团的反击战打到哪一步了? 用了“信息转换”后,用户点击率明显变高了! 产业化思维助力家服业务增长(上篇)
从虚拟偶像到虚拟主播,一场TO C到 TO B生意的大迁徙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红书电商盘点一下那些虚实结合的文本输入方式自动驾驶,又到黎明前?万亿规模能源产业互联网【能链】为何一枝独秀?经营指标层面深度解读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数据更新|不只是一个更新按钮而已名实唯一性:数字与AI经济里的那些潜规则实战分享!系统可见原则在交互方案中的运用从商业模式入手,搭建一款产品的底层拆解框架小红书走到命运拐点微信的聊天记录占比,被网友玩成了新一代 MBTI ?SaaS产品数据分析之指标与标签一篇文章搞懂一个系统之 SRM 系统一个真秀才倒下去,十个假靳东站起来谈谈在B端落地第三方大模型的步骤从0开始设计产品搜索功能(一)瑞幸的“9块9”突围战,只需几滴茅台?如何从0-1建设企业微信SCRM顶流网红“秀才”翻车,“中老年收割机”易主?
元宇宙新基建四小天王 实操分享:实时意图算法应用案例 产品经理面试6个层面:做狐狸or刺猬? 如何理解策略产品? 线上bug,就该像微信这样处理 倒推阳光出行APP需求文档 如何搭建一个代付系统? 设计沉思录 | 助力业务之PC端微聊改版总结 实战思考:分销系统运作的4个要点 布局教育:B站做内容,爱奇艺做平台 “成为年入百万的YouTube大V?你也可以” 正在降临的电商营销新革命 全球人均社交账号最多的国家,竟是它? 产品设计中的信噪比 舞台之外,舞剧音乐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你可以不看视频号,但有人在那里赚大钱 我用了1个月,深度拆解了这款物流与供应链aPaaS产品,收获满满! 2021微信公开课PRO最全亮点请收好 微信也下场,外卖赛道变得拥挤 字节退守大本营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