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一鱼三吃,微信云同步拟收费的醉翁之意

2021年9月15日 64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导读:作为国民级社交应用,微信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最近,聊天纪录云同步拟收费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与往常教张小龙如何做微信不同的是,忍无可忍的网友们不禁发出灵魂质问:“聊天记录备个份也要收钱,还能这样玩的吗?”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你能因追综艺接受开通腾讯视频年卡会员,也会为了听高码率音乐成为网易云黑胶会员,但你能接受为了能云备份微信聊天记录,每年少吃十几斤的猪肉吗?

据知情人透露,微信聊天记录将为付费用户提供云存储服务,安卓端每年130元,iOS端每年180元。

作为国民级社交应用,微信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最近,聊天纪录云同步拟收费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与往常教张小龙如何做微信不同的是,忍无可忍的网友们不禁发出灵魂质问:

“聊天记录备个份也要收钱,还能这样玩的吗?”

动则十GB,多则上百GB的微信聊天记录,各人都或多或少有留份的理由。但腾讯不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而是借着解决痛点的名义顶着骂名推进微信收费,其醉翁之意远不在于赚点云服务的辛苦钱,而是可以总结为“一鱼三吃”。

最重要的是,腾讯希望借助收费,不动声色地解决微信诞生以来最大的弊病,这个弊病牵连的此广泛,以至于只能采取这种微风细雨、不动声色的方式。

一、微信云同步收费,腾讯能赚几个钱?

众所周知,面向个人的云储存赚的是笔辛苦钱,宽带和储存成本都居高不下,不然360等一众网盘也不会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最后规模比较大的网盘,只有百度、阿里和腾讯寥寥几个巨头在苦苦坚持。

那么,同样是面向个人的云储存服务,通过微信聊天记录会员制收费,腾讯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

《熔财经》来简单计算一下。

首先,我们将微信云服务和类似的云服务的价格进行对比,得出一个大概的收费水准。

微信聊天记录云备份和云同步,与苹果的iCloud极其类似,两者的作用都是信息的云备份和不同设备间的云同步。

我们用iCloud的价格进行类比,来看看微信的收费标转是不是更贵:每个Apple ID拥有免费的5 GB iCloud空间,升级空间有三个档位,按月付费。

苹果iCloud增值服务收费标准

微信占用空间越来越大虽然引起很多吐槽,但大多数人的微信聊天纪录很难超过50GB,也就是说,按照iCloud的收费标准:每个月6元,即每年72元就能满足需要。

而微信的收费标准是安卓每年130元,苹果每年180元(扣除苹果税之后为120元每年),微信要比iCloud收费标准要贵上48-58元。如此看来,微信此次的收费标准是偏高的。

看样子确实挺赚钱的。

今年1月份,在微信公开课Pro直播演讲中,张小龙披露微信最新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也就说微信日活数量大概为11亿。

结合国内微信目前使用人群现状,对云备份有需求且每年愿意花100多元的人群还属于极少数。我们按照日活数量万分之一的付费率计算,即付费人数约为11万。安卓用户每年订阅价格为130元,苹果用户去掉30%的苹果税后,价格也在130元/年左右,也就是说,聊天记录云服务的年营收约为110000*130=0.14(亿元)。

这还仅仅只是营收,刨去储存、宽带等等各种成本后才是利润。

作为对比,2020年,腾讯营收4820.64亿元,利润1227.42亿元。

也就是说,即便是微信聊天记录云储存付费率提高到千分之一,营收达到1.4亿,对于随手拿出500+500亿共同富裕基金的腾讯来说,也只是毛毛雨而已, 腾讯未必惦记着靠微信挣这几个“小钱”。

微信聊天记录会员服务虽然赚钱,但是没想象中的那么赚钱,甚至不如王者荣耀多卖几个皮肤。反而是微信在一项基础功能上的收费,会引起用户强烈的不满和质疑:

“微信接下来是不是聊天也要收费了,一条消息一毛?”

钱赚不多,反而惹得一身骚。腾讯虽然是社交领域的王者,但这块肥肉大家都虎视眈眈,等着腾讯犯错,从这个角度来看,赚这点钱实在是得不偿失。那腾讯为什么不直接免费福利大众免费开放,反而要冒着骂名搞一个赚不到几个钱的会员收费制呢?

腾讯图什么?

这与微信聊天记录的隐私历史脱不开渊源。

二、微信诞生以来隐私与便利的困结

经过十年的发展,微信已然成为个人在互联网上的实名制虚拟体了,互联网会忠实地记录下你的每一个行为,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聊天记录被当成“商业数据”、“广告资源”、“用户画像”被随意贩卖蹂躏。

所以,对于国民社交App,大家都有着同一个疑问:微信会在后台看到我们的聊天记录吗?会当成广告资源分享给第三方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看看腾讯的官方回答。

在创立之初,微信之父张小龙就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微信不会保存聊天纪录在服务器中,用户之间的聊天消息是加密后的点对点传输,微信无法看到任何人的聊天记录。

图源:腾讯客服网站

也就是说,答案是否定的,腾讯没有保存,自然看不到也无法分享。

点对点加密传输,不在服务器中保存聊天记录,。这针强心针为微信立下了保护隐私的“牌坊”,也为日后大家教张小龙作微信提供了一大批的素材。

因为服务器中没有保存任何聊天记录,所以不同设备间微信消息同步,只能依靠本地网络传输,这直接导致以下两个问题:

提前说明,接下来的吐槽,并不是想说微信在某些功能上的缺失难用,以及教张小龙如何做微信。正是这些被吐槽的问题,已经成了微信的掣肘,让腾讯想借赚十几斤猪肉钱的名义,微风细雨、不动声色的从根本上解决它。

  • 如果你没有在其他设备上备份过微信聊天记录,而你的手机恰巧在某天上下班的路上遗失了,那么,恭喜你,微信过去几年的回忆都消失了,崭新的生活正在向你招手。
  • 不同设备之间,微信聊天记录同步必须依靠本地网络,在互联网时代简直是一场灾难,因为实在是太麻烦了!

针对第二点,麻烦到什么程度呢,相必有过多设备微信同步需求的小伙伴们都深有感触,不支持多设备同时登陆和聊天纪录不能云同步是一对彻彻底底的矛盾。

在你登录Windows微信或者iPad后,聊天记录并不会自动同步,每次都需要手机电脑连接同一个网络后,手动在电脑端和手机端打开“备份与恢复”功能进行迁移,与QQ自动同步相比简直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在今年7月21日更新前,在手机微信在线的情况下,不支持平板(包括iPad、鸿蒙、安卓)与Windows电脑同时在线。这就导致平板登录会挤掉电脑,电脑登录会挤掉平板,而不在线的设备,聊天纪录自然也只会更新到上次掉线的时间。

好在7月21日的更新解决了这个问题,平板和Windows电脑可以同时在线,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如果平板上的微信没有保持打开的情况下,手机和Windows电脑微信收到的消息,不会同步到平板,尚不清楚这是微信的机制还是新功能的Bug。

……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微信与QQ不同,不储存聊天记录在云端服务器中,而根据张小龙的说法,不储存聊天记录是为了保护隐私,打消使用者的疑心。

所以,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又成了中国互联网最大、被讨论的最多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隐私和便利究竟哪个更重要?

三、十几斤猪肉钱,或许是上云和隐私之间的信任钥匙

李彦宏那句“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放到今天明显是不合时宜的,无论是政府的相关法规政策,还是各个手机厂商的隐私功能更新,以及各个互联网企业的自我约束,保护隐私问题讨论的核心点,已经从“该不该”转移到了“如何做得更好”上面了。

对微信来说,聊天纪录如果贸然上云(免费的形式),势必会引起大规模的质问:

上云后,腾讯能否看到我们的聊天记录?我们的底裤是不是都被腾讯扒光了,互联网社交是不是再无隐私可言?

我不愿意自己的聊天纪录被云备份,我可以拒绝该功能吗?既然是免费服务,我拒绝了,腾讯就真的没保存吗?

而不上云,设备间消息云同步的难题始终解决不了,微信虽然是社交界看不到对手的巨人,但从长远来看,即便是依附着社交关系,一个难用的App势必会被一个更好用的取代。

在互联网时代,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免费意味着让渡了部分隐私和权利。

既然如此,让大家花点钱不就好了,毕竟花了钱的服务似乎更值得信赖。

此时,猪肉钱很好地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微信聊天纪录上云储存,是微信用户购买腾讯的一项增值服务,用户用猪肉钱买下腾讯提供的云空间和同步服务,让自己在使用微信过程中更加便利,这一过程中,用户是花了钱的,更是自愿的将聊天记录备份到腾讯的服务器中。付费即用户同意规则。

类比一下,聊天记录就好比个人照片,微信网盘就相当于百度网盘,聊天记录上云就好比买了个百度网盘会员把自己的照片存到了百度云上面,至于照片或者是聊天记录的隐私安全问题,腾讯会不会使用或者授权第三方,就要看双方签订的协议了。

而针对不愿意让自己聊天纪录上云的用户,很简单,每年多吃十几斤猪肉就是了。

猪肉钱成了信任的钥匙,困扰了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的隐私与便利矛盾的问题,就这么完美的被十几斤猪肉解决了?

当然没这么简单,为了便利,聊天记录上云部分用户的隐私该如何保证呢?

难道聊天纪录上了云就一定不安全吗?

大多数人的看法可能是:我既不做什么坏事,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没必要更没人会来扒我的聊天记录。

这种“鸵鸟”式的想法当然是不可取的,每个人点点滴滴的隐私都应当受到良好的保护,因为隐私泄露问题发生的悲剧比比皆是。

所以,购买了云储存服务后,聊天纪录是不是真的就不再安全了?

当然不是,如果就这个问题去问腾讯客服(如果你能找得到的话),他大概率会给你一个苹果iCloud式的回答:在微信云服务中,聊天纪录以加密格式储存,除了您自己,任何人哪怕连腾讯也无法看到。

图源:苹果官网

图源:苹果官网

关于安全加密技术的具体细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信息安全加密技术的确可能是互联网隐私安全落地的最终解。但值得警惕的是,即便以隐私安全保护完善著称的苹果,也曾爆出好莱坞上百位女星iCloud隐私照片泄漏事件,至于微信能不能免俗,恐怕也是任重而道远。

四、结语

微信聊天纪录收费的消息一出,网友和媒体都口诛笔伐,质疑腾讯变着花样无底线“捞金”。

但客观来看,微信聊天记录云备份会员制是个“一鱼三吃”的巧妙方案,第一个“一举两得”的吃法的收效便极其明显:

  • 巧妙地在不触碰隐私这个敏感问题的情况下,解决了微信云备份和云同步问题,不会引起隐私安全质疑的反噬;
  • 贴补大笔云同步成本费用,甚至还有得赚,何乐而不为?

至于微信日后如何推进收费,将来是不是会逐步降低费用甚至免费,以及微信增值服务这条“大鱼”的其他两种吃法究竟是什么,我们继续关注。

 

作者:宋文远

本文由 @汪仔9938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9月15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在线音乐等待“第三极” 小程序里卖剧,8天赚1亿? 卖爆抖音后,中式汉堡将成为一场“虚火”? 电商包邮背后隐藏的小心思 县城咖啡之战的最后赢家是谁? 字节跳动再战长视频,这次有何不一样? 网文IP的风,吹到“下饭剧”? 提升B端产品易用性:搭建帮助体系 小红书关停“自营电商平台”,作何打算? 从陌生人社交的产品演进看创新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_SCRM私域平台 产品用户体验升级 做一款以短视频为主的手机,市场如何? 一个严肃的问题:互联网巨头们到底创造了多少就业? 海外版妙鸭相机,“像不像”不重要 产业化思维助力招聘直播数据翻倍(下篇) 产品周报267期 | 蔚来手机NIOPhone正式亮相,妙鸭相机免费版发布 谁拿走了飞猪携程们的长假? TikTok豪赌黑五 “加速包”抢票有用?第三方平台们都玩出了哪些花样?
从虚拟偶像到虚拟主播,一场TO C到 TO B生意的大迁徙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红书电商盘点一下那些虚实结合的文本输入方式自动驾驶,又到黎明前?万亿规模能源产业互联网【能链】为何一枝独秀?经营指标层面深度解读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数据更新|不只是一个更新按钮而已名实唯一性:数字与AI经济里的那些潜规则实战分享!系统可见原则在交互方案中的运用从商业模式入手,搭建一款产品的底层拆解框架小红书走到命运拐点微信的聊天记录占比,被网友玩成了新一代 MBTI ?SaaS产品数据分析之指标与标签一篇文章搞懂一个系统之 SRM 系统一个真秀才倒下去,十个假靳东站起来谈谈在B端落地第三方大模型的步骤从0开始设计产品搜索功能(一)瑞幸的“9块9”突围战,只需几滴茅台?如何从0-1建设企业微信SCRM顶流网红“秀才”翻车,“中老年收割机”易主?
抖音盯上小红书?防御即是增长 中国互联网二手车平台研究报告 改版复盘:智能终端电视系统 产品经理核心竞争力:同理心 为什么说策略产品经理是产品界的明珠?策略产品究竟是干什么的? 几种常见的研发管理体系,哪种更适合你? 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构筑百年2B:什么是时间+空间轴(一) 婚育观、消费观、价值观,打开“30+”姐姐新画像 抢占周杰伦 抖音电商调整:商城“淘宝化”,内容和商品分流,运营负责人李恬离职 社区图书馆,收留了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提升单手操作体验,只需要这4个方法 一个抖音探店达人的自白:一个月最多赚10万,红利只有两三年 地狱开局的2022,穿好你的安全铠甲 微信朋友圈诞生十年:2亿用户设为三天可见,“社牛”靠发广告月入十多万 B端体验度量衡:用户行为监控篇 高端门店品牌求变 社区和社群的概念和区别 B端数字产品经理,如何从0-1搭建数字化平台? 抖音、携程做支付?支付宝开始过气了吗?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