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产品设计
  3. 正文

谈谈IoT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21年7月17日 38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语:随着技术的发展、环境的更迭与用户需求渐趋多样化,未来IoT的发展将会如何?可以想见的是,人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更加紧密与多元化,由此,IoT产品的设计更是应该依据业务场景,从用户角度出发,切实地解决用户需求。

一、IoT的过去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攻击性的器官?

想必我们有很多人小时候幻想过拥有雄鹰的翅膀到处飞来飞去,抑或是拥有老虎的牙齿去追寻猎物,又或者像蜘蛛侠一样吐丝成网,飞檐走壁,但现实很残酷,人类拥有的好像是一个特别“脆弱”的躯体,它好像看起来没什么用。

那么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什么让“脆弱”的躯体拥有了堪比神明的力量呢?

当非洲大草原上的第一批智人被迫从树上下来觅食开始,我们就学会了用工具维持自己的生存,从那时候起,借助工具和自然的力量为人类所用,成为我们进化的加速器。我们的长矛好像比老虎的牙齿更锋利,我们骑着马好像比狮子跑得更快,耐力更强,我们弓箭的速度一点也不亚于雄鹰的俯冲。

我们的躯体依旧是“脆弱”的,但是借助工具,人类已经坐在食物链顶端几万年了,并发展出灿烂的现代文明。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我们与物的连接更为紧密,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使用工具为人类服务,想象一下作为上帝宠儿的未来人类的某一天:起床后智能家居开始工作,窗帘自动拉开,温度自动调控,早餐已经为你做好,而要去上班的自动驾驶汽车,已停在楼下等候……

未来人类社会的拓展边界有多大,除了取决于人类的想象力,还取决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究竟有多紧密。

IoT即Internet of things,万物互联,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但受限于当时的硬件、网络以及传感设备,此时的IoT尚处于概念阶段。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这些设备包括且不限于日常生活家电、工业设备等。

本质上,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物联网就是对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人与物之间的连接提供解决方式的,通过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完成业务闭环。

举例来讲,智能扫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的传感器(红外线侦测系统)感知周围环境,完成移动和扫除工作;同时,通过近场通信连接其他设备,比如可通过WIFI链接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控制扫地机器人,至此完成了与人的连接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云计算,处理物联网感知层获取大量数据信息,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二、IoT的现在

1. 适用行业

物联网的应用涉及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也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领域全面开花。通过物联网技术,提高了相关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人员设备的工作效率。

目前物联网技术应用比较普及的几个行业是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能工厂,智能家居是 IoT 行业里面离用户最近的细分市场,以下是几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

2. 典型场景

1)全屋智能

智能家居是离普通用户比较近的一种场景了,也是现在IoT行业发展最为蓬勃的行业之一,包括海尔、小米、华为等一众厂商都有所布局。

图源网络

2)共享领域

在共享单车大爆发的2016年,IoT技术在共享领域全面铺开。

很有意思的是,共享单车解锁方式的发展,恰好也浓缩了IoT技术的发展。

刚开始的共享单车,是通过手机软件扫码获取密码,然后再手动拨动拨盘进行开锁,关上锁后,还需要把密码打乱。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GPS定位单车,扫码后通过GPRS发送解锁指令,单车内部的传感器接收到指令后开启机械锁,在弱网环境下,也可以通过蓝牙模块进行辅助解锁,NB-IoT技术的应用使其体验更加完善,其特点是低功耗、广覆盖、低延时、低成本。通过多重辅助技术手段,我们现在在街头扫码开启单车的用户体验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

3)智能音响

智能音响领域是一个神仙打架的领域,最早的Amazon Echo,再到苹果的HomePod,谷歌的Google Home,国内阿里的天猫精灵、百度的小度音响、小米的小爱音响等等。

为何这些软件属性比较强的巨头都进军这个行业呢?因为这涉及到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语音交互,再加上各个巨头本身对于智能语音分析有着深入的研究,包括苹果的siri、Amazon Echo背后的Alexa,以及小米的小爱同学,都是属于智能语音技术比较成熟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落地,需要一个硬件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智能音响。

随着IoT技术的发展,智能音响从刚开始的简单功能进化成个人助理(Personal Assistant),比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就可以通过智能音响来控制智能家居的行为。

4)自动驾驶

当我们在畅想未来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将目光聚焦于衣食住行,而在城市越来越大,对出行效率的需求的越来越高的当下,自动驾驶正是一个火热的赛道。

我们很早就知道谷歌、百度等软件厂商已经在测试自动驾驶技术了,特斯拉的出现像一条鲶鱼,彻底带动了软件厂商的智能驾驶落地化和传统汽车厂商的转型。一方面,随着节能减排的人类大愿景的落实,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些汽车厂商也或多或少涉足了自动驾驶的领域。

自动驾驶之所以未全面铺开,是因为其对于安全的要求极其苛刻,近些年发生过很多特斯拉车主手脱离方向盘使用Autopilot而发生的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汽车身上的传感器也在不断的进化中。

没有传感器,就不存在自动驾驶汽车,现在主流的自动驾驶汽车采用的传感器多为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通过这些传感器,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大量的数据不断积累保存在云端,通过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手段不断改进训练模型,从而完善自动驾驶的体验。

三、IoT的未来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更上一个台阶,5G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中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就是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的应用。

5G在广覆盖、低延时和安全性能上有明显优势,这意味着5G可以作为物联网的高速公路,连接大量的物联网传感器应用,提高传输效率,覆盖更多设备,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物与物的连接将会更加地广泛和紧密,而人与物的连接将会更加地多元。

  • 在感知层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更灵敏的传感器出现;
  • 网络层上,像5G这样的传输技术将会更加地成熟;
  • 应用层上,用户将有更多元的设备,将不再局限于屏幕。

1. IoT与我们——设计师

作为一个设计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以单一设备为主体的设计,在以往的交互设计中,我们的业务目标是围绕着人来设计的,我们的设计对象是单一的屏幕,无论是PC时代的客户端和web设计,还是移动时代的APP设计,我们的交互空间都仅限于可显示区域内的互动设计。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智能设备的逐渐增多,体验设计的延展性也愈发加强,我们开始设计物与物之间的交互方式,开始设计人与物之间的互动方式,可见交互的痕迹越来越少,而不可见交互的痕迹越来越多。

举例来讲,我们如何定义物与物之间的的连接。

比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的连接,苹果是通过iCloud统一管理云端通信,通过AirDrop来传输数据,随着M1芯片的发布,iOS应用也可以在ARM架构的Mac上打开。

又比如华为手机的碰一碰功能,通过手机和电脑的触碰(NFC),可以建立近场通信,连接设备并传输数据。

2. IoT时代的体验设计

在IoT产品相关的设计中,体验设计师的关注点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软件产品层面,我们应该了解每个设备的特性以及功能,它是如何工作的、如何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的、产生的数据又是如何传输的、数据是怎样被处理的、处理后的数据又是怎样服务于我们的业务目标的。

物联网技术对普通用户就像是一个『黑箱』,只知其输入输出,不知其工作原理,对于用户来讲,很多交互是不可见的,比如多设备的联动、数据的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用户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可以。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业务目标始终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良好的用户体验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3. 体验设计策略的转变

在过去的体验设计中,从单一的交互界面设计,再到全链路的服务设计,我们注重业务流程的完整闭环,从而打造良好的商业产品,我们关注使用者的体验,也关注体验设计相关的商业价值。

而在物联网相关的设计中,我们除了关注以上的业务诉求以外,还需要关注软硬件交互的业务流程。应用层除了针对消费者的产品以外,还有着大量管理设备特性的软件产品,其最重要的诉求就是硬件产品关键节点的可视化以及可操作化,满足从设备管理、设备检验再到设备维修的全流程线上管理需求。

4. 内外兼修

从事这个行业,我们需『内外兼修』,既要学习相关的硬件知识,也要熟悉设备运用的业务场景。

在设计软硬件一体产品的时候,我们想要“物尽其用”发挥设备最好的能力,就得学习了解相关的硬件知识,我们所熟知的二维码识别技术,就可以打造一套线上线下交互的产品,利用手机的红外感应器,我们可以设计出一款智能遥控器产品,这有赖于我们对硬件建立的基本认知。

由于很多设备是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因此,没有实际考察过业务场景是不足以设计出优秀的物联网软件产品的。如果你的设计目标是为智能工厂设计一套管理系统,那你就得去实际工厂考察并熟悉具体的运作方式和关键节点,你得了解用户的使用痛点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效率。

当你设身处地地站在用户角度上去思考的时候,意味着离最佳的设计解决方案已经不远了。

参考资料:

IoT技术解

http://www.elecfans.com/application/Communication/636093.html

智能家居(Iot)交互设计方法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845446

IoT时代的设计

http://www.woshipm.com/pd/721146.html

解读NB-Iot智能锁:为何ofo和摩拜都要做NB-Iot智能锁?

http://www.woshipm.com/it/740632.html

内容、软件、产品,IoT厂商成功三因素

http://www.woshipm.com/pd/2046073.html

未来物联网交互会有哪些创新

https://www.uisdc.com/internet-of-things-innovation#

 

作者:瓦尔登;公众号:星野随记(ID:Free_mediocre)

本文由 @瓦尔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1年7月17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MVP(最小化可行产品)产品核心方法论 为视频号造铲子,微信瞄准“剪映”还是“妙鸭”? “国庆住我家”成风潮,次卧日租100元 景区OUT了,假期都流行去高速上耍 风控系统的建设,具体怎么做? 无限类网站改进方案1.2 如何从0-1搭建清算系统、提升清结算准确性 压箱底技巧!产品经理做竞品分析的正确姿势! 实现微信UnionID与多个系统UserID关联方法 这届年轻人办婚礼,不花一分冤枉钱 独家|重拾中长视频梦,抖音快手再推新App 蜜雪冰城,做的是一门B端的生意 淘宝买菜重新发力、美团拼多多寸土必争,社区团购混战升级 SaaS行业破晓在即,该如何应对? 28号了,只有我还在抢票吗? 业财一体化之支付系统上篇(用户视角) 小绿书“拍了拍”小红书 淘天抱团微信:有限合作,各取所需 微信阿里合作搞钱,就问抖音怕不怕 Win11正式成为“AI操作系统”了,Copilot助手加持,画图截图一键换背景,马斯克赶来围观
盘点一下那些虚实结合的文本输入方式自动驾驶,又到黎明前?万亿规模能源产业互联网【能链】为何一枝独秀?经营指标层面深度解读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数据更新|不只是一个更新按钮而已名实唯一性:数字与AI经济里的那些潜规则实战分享!系统可见原则在交互方案中的运用从商业模式入手,搭建一款产品的底层拆解框架小红书走到命运拐点微信的聊天记录占比,被网友玩成了新一代 MBTI ?SaaS产品数据分析之指标与标签一篇文章搞懂一个系统之 SRM 系统一个真秀才倒下去,十个假靳东站起来谈谈在B端落地第三方大模型的步骤从0开始设计产品搜索功能(一)瑞幸的“9块9”突围战,只需几滴茅台?如何从0-1建设企业微信SCRM顶流网红“秀才”翻车,“中老年收割机”易主?微信“断路”幕后:视频号商业化棋至中局交个朋友、东方甄选纷纷入淘,超级主播们该着急了
设计复盘 | 搜索功能体验优化详解 火出圈的《羊了个羊》,到底做了什么? 真火热还是炒概念?当我们谈虚拟偶像时,在谈些什么? 快手和抖音,盯上了美团的蛋糕 2023,云计算角逐大模型 对腾讯员工内部大会的简短分析 大B公司自己做AI,都是九死一生——To B AI 平台的1.0 模式,已几乎宣告失败? 体验之术——如何用数据思维做设计 阿里拆建中台启示:风口消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经历了语言膨胀的“内卷”,终于被新的流行梗反噬了 中二又油腻的美有姬老师,为什么能把“可爱”当饭吃? 【Axure教程】:动态折线统计图 KTV失去了年轻人,在线K歌开启社交混战 经验分享丨一文搞定交互设计7大法则——米勒定律 体验设计师必知的“时间戳”控件设计 映客做社交,欢聚出海求生,秀场直播的中年危机 产品细节洞察分析,看完这些你离大厂又近了一步(2021-07) 产品体验不能只依靠互联网,需要回归现实世界 产品价值观:逻辑的一致性与产品的易用性 996是互联网用工史上的一段弯路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