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产品经理
  3. 正文

产品总监就是要不断寻找“高杠杆率”的管理活动,并推进达成

2021年5月24日 23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语:在产品经理工作中,不同环节、不同层级等因素可能导致产品经理职责也有所不同。而产品总监便需要进行日常管理,以推动团队成长与沟通协作。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其自身经历分享了产品总监如何优化管理活动结构的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产品经理的发展规律有2条线,一条是专家线,一条是管理线。专家线的产出是比较容易进行评估的,而管理线的,却整天都是靠推动别人拿结果。所以作为产品总监的管理者,我们时刻都需要思考,自己的产出是什么。

反观我们过得每一天,可能都在做一些非直接产出的活动,这些事情并非最终的执行层的产品或运营,业绩会看起来那么清晰直观。比如说给平台引流百万粉丝,APP的留存率提升20%,用户APP的使用时长提升了10%等等,但是这些执行结果的背后其实都可能被管理者的各项活动所影响。

管理学大师安迪·格鲁夫对管理者产出用一个公式来总结:

经理人的产出 = 杠杆率A × 管理活动A + 杠杆率B × 管理活动B……

安迪格鲁夫(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这个公式其实非常精辟,其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管理杠杆率”,简单理解就是一次管理活动的成本投入能产出最终效果的倍数,小到一次活动方案的指导,大到一次全员项目动员会。就我个人来看,管理者的业绩产出其实就是其所有管理活动影响力的产出。

一、产品总监要不断寻找“高杠杆率”活动,并加速完成

一个产品总监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产出,除了持续保持勤奋和积极,让每一项管理活动能尽可能多和快地完成掉,另外一个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知道哪些管理活动是杠杆率高的,优先去做,哪些是杠杆率低的,最好是碰都不要碰。

今天我主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下,产品总监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去优化自己的管理活动结构。首先我们来看管理活动的杠杆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分析主要有三点:

  1. 活动影响范围;是影响单个人、还是部门、还是整个公司,甚至能影响外部客户市场;
  2. 活动影响周期;比如一次简单的谈话,是能影响员工1天,还是可以影响一周甚至是一个季度;
  3. 影响影响强度;是让员工不得不做,简单地产生了行为改变;还是整个思维都调整过来了,改变了做事的方法;还是整个底层心态上发生变化,产生持续的积极主动。

所以综上所述,作为产品总监,就是需要不断在这3个要素里面去权衡。

当然我们在执行管理活动中,很难说去精准计算每一项管理活动的这个杠杆率,而且也确实没那个必要,因为计算会消耗你很多无必要的时间。所以通过自己常识去判断,基本就可以了。

每次准备上手开始跟进活动时,就先停下来,在脑袋里面迅速过一遍最重要的3到4件事情,然后按照杠杆率重新排序。切记仅排当前能回忆起来的事情(因为想都想不起来的,根本不用去选择了)。

我现在回头来看自己做的判断,早期正确率可能会在30%以下,但是随着自己的不断训练,逐渐累积经验加成,这个数值应该能拉到70%以上。评判的标准,就是目标达成的进展情况,所以就是需要不断在活动中进行落地和反馈。

二、常见的8类基本管理活动,我要怎么选?

我简单梳理了下,咱们产品总监常见的一些管理活动类型,主要可能就是以下8类了:

  • 关于事的,包括定目标、做计划、做沟通、盯反馈;
  • 关于人的,包括招聘、培训、激励、淘汰。

刚好我描述的顺序就是它们在我心中杠杆率的基本排名了。举个例子,如果目标定错了、方向带偏了,再好的计划,只会让组织越跑越远;如果人员招聘错了,再怎么培训和激励,也依然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他们可能就只是为了坐班拿个死工资而已。

当你把前面一个杠杆高的活动做到自己满意之后,我个人才建议往后面去进行拓展。这个顺序不能乱,有时候发现不对劲,甚至要停止当前活动,反过头来优化上一步的事宜。

当然这些活动,很多情况需要根据真实情况而定,就比如做计划里面,是做战略计划、还是活动的执行计划;沟通里面,包含了和老板沟通,还有员工沟通。这些具体情况就要一事一议了,重判杠杆率。

大家可以根据上图,在自己心中进行优先级的排序,进行权衡。

三、不要反感开会,把每一次会议开在刀刃上!

上述的每一项管理活动中,始终逃离不了的就是开会。

哈哈,虽然一听这个词就会让人有生理不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开会是产品总监推动项目前进的必然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手段。大部分管理者的时间80%都贡献给了会议、贡献给了他人。如果你发现一个管理者天天都是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的话,那我可以说,这个管理大概率是出问题了。

那么假如会议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需要更多考虑怎么让会议来得更加高效,而不是时间也花了,却没有得出任何结果。

这边我结合常见的会议,谈谈我的理解。

1)老板的汇报会议与老板的汇报沟通会,是影响范围大、杠杆率很高的活动,因为你要知道在一家公司里,掌管所有权利和资源分配的最高决策者是老板,所以你需要获得他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容易达成团队的目标。

如果你每次汇报,都是平铺直叙,没有任何重点,也没有任何要求,那么领导是不会关注到你的难处的。

所以一定要将关键的问题呈现给上级,老板每天事情很多,时间很少,精力也有限,所以“抓重点”、“抓重点”、“抓重点”,重要的事情说3遍。

每次汇报一定要提炼一个核心诉求出来,比如这次是要增加团队的岗位编制,那你需要把目前团队的业绩产出、同岗位的工作量评估都统计好,同时说明新的业务增量必须要增编的必要性。另外还要准备新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试用期及转正考核目标等。

如果你再思考深入点,建议把人的具体成长路径和阶段性的任务分配也给描述清楚,这样领导就能非常清晰get到你的诉求,同时也不太好拒绝。

你需要始终让你要表达的观点保持聚焦,所有论据也都是支撑着你的观点的,因为老板确实记不住那么多的事情,所以你得帮助老板去减负。

2)部门内的周会部门周会,一般都是多人会议,它的影响范围也是较广的,而且还会产生协同影响的效应,因为在会议上每个组员都会发言,而内容基本上都会涉及到部门其他同事。所以一场会议下来,会为下一周很多小伙伴的行为定下基调,也是一个管理杠杆特别高的事情。

为了让每一次的周会产生真正的效用,我们得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就是要在会前把相应的周会材料准备好,比如项目进度、运营数据指标、会上要讨论的方案等。

第二,要求小伙伴提前想好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和需要获得的帮助(可以来自于领导和同事),便于在会议上及时提出。

第三就是明确会议的纪律性,保证每个人与会的专注度,因为你对他人的工作了解程度,决定了整个组织的协同性。在多人会议中,一个很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心不在焉、刷手机的情况,所以这个会议的纪律是需要绝对重视的。

3)员工1V1沟通会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领导每周花1个小时与员工谈话,至少会影响他接下来一周的工作。

1V1的沟通属于影响深远的管理活动,所以也是高杠杆率的。但是有时候员工和领导可能都没有理解到这一点,认为平时的集体周会以及协同文档里面都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还要1V1沟通,真的是浪费时间。

这个其实是认知偏误造成的,1V1的沟通会主要目的帮助领导和员工互通互信,有时候甚至是形式大于内容(找你谈话,表示足够重视)。当然内容也确实很重要,一般会包含三个方面:对现有表现优秀的点予以肯定,指出需要提升的地方,进而深入交流提升计划。

通过这种沟通,不光可以了解到对方日常是怎么做的,更重要是如何去想,互相理解和学习。

每次沟通都可以锚定一个具体的话题,比如如何提高业绩、如何与兄弟部门更好协同等。沟通中领导给下属针对性的反馈,同时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进行传授;下属也可以将工作中碰到的难点向上司汇报,尤其是一些不便于在公开场合去说的内容,刚好能在这个私下封闭交谈的场景中完成,双方坦诚相待,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这个沟通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足够封闭,因为在这种场景中双方都必须高度专注,因为你们的对话对象只有一个,容不得开半点小差,一旦放飞自我,就不知道怎么接茬了。这也就是1V1沟通会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核心原因了。

结语:产品总监也是管理者,每天都无时无刻不是在决策,要考虑要做啥、不做啥、先做啥、后做啥,早期可能觉得管理是一门科学,而越往后面做越觉得是门艺术。好的管理是没有标准的,但是好的管理者是有标准的,大家一起共勉。

#专栏作家#

囧囧有神,微信公众号:囧神产品观(ID:jspvisio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8年度最受欢迎」专栏作家,起点学院导师。10年互联网经验,产品运营专家,Team Leader,长年专注于产品、运营、数据、管理、行业洞察等内容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1年5月24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高密需求,如何设计才能降低密度感? 产品经理为什么这么火,现在不火了又怎么办 一文读懂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诊断过程 转型关键期:如何高效构建AI产品线的专业能力和权威地位? 浅谈审核召回策略优化思路 产品原型(简单的OMS为例)练习一:修订记录与全局说明 大屏思考与复盘 微信授权登录:从入门到精通 京东会员成长体系设计 | 如果我是京东产品经理,我会如何设计会员体系 短剧出海,下沉无国界 5年豪掷700亿:张一鸣为何“果断”放弃游戏|万字解读 用AI拍出海短剧,一部成本立省60万 观行业,观风向 | 2023年度热文 TOP 30 揭晓 爽剧依然很香,阅文知乎都来了 2023年底,云计算“水逆” 从线索到订单LTO:传统汽车销售在哪些步骤可以数字化? 沉浸式空间娱乐连锁门店小程序产品设计方案 【大模型】企业内部如何快速应用GPT为我们提效——产品经理视角 产品猎人(一)丨带你探索更多体验案例 抖音心晴、百度万话上线,大厂押注AI社交能跑出下一个微信吗?
OpenAI CEO总裁联合声明透露被罢免经过:在线会议中被解雇;事件几大原因分析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数据管理部门?Sam Altman卸任CEO的几点猜想供应链系统中的编码和条码,你真的懂了吗?OpenAI不感谢Altman消费金融数字化专题研究(二):消费金融行业发展PEST分析啊这,以后刷抖音可能要付费了?短剧付费,一场抖音快手和小程序的“不对称战争”抖音神曲,消失了?平台多商家如何进行到家服务产品设计?【颠覆小红书】:未来的发展关键在哪些功能上?推荐策略在图库行业的应用揭秘产品经理必备的核心思维能力腾讯 TDesignFlutter 组件库开源啦🎉🎉🎉智能电视操作设计得这么复杂,真的合理吗?B 站更新:把抖音当做方法爽文短剧到底有多赚?到了横店我差点想入伙2023 年度热词,只能是它HubSpot 如何做到 20 亿美金 ARRAI 产品经理和 AIGC 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怎么选择?
2023数字媒体趋势报告 管理精进指南:管理者定期自省35问(一) 一个创业者做了3个同方向社交App,曾被Facebook收购、现在又拿下美国总榜第一 B站想明白自己的生意经了? 5G通话占道4G,你的5G套餐性价比真的高吗? B站的关键变量 教育企业抢滩大模型:一场徒劳的军备赛 2021“端”内搜索的新战争 办卡吗?东方甄选的! 线上bug,就该像微信这样处理 618加速电商平台“内卷化”:抢跑、争流量与“错位”竞争 我是如何跨专业成长为一个产品经理的? 互联网下半场,产业与金融该如何融合? 元宇宙:抛向空中的骨头棒 实战丨用户钱包从0到1搭建 B端产品设计:消息中心数据流逻辑 Axure高保真教程:图片列表(放大效果) 在抖音“批量制造”小杨哥,月赚20万的野蛮生意 业务中台01:中台解决方案本质在解决什么问题? 从直播到货架,抖快侵入阿里腹地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