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下一个巨头角力场,属于中视频的流量江湖

2021年2月19日 23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读:休闲时间刷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娱乐方式,短视频、长视频、中视频,总有一款视频形式适合你。而作为新生力量的中视频,它广阔的发展前景引得巨头们纷纷入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1年,视频领域的第一场战火已经打响了。

为何这么说?

回顾2020年,长、短视频相继进入存量市场,长视频赛道被短视频不断压缩的同时,更是迎来了B站、字节跳动、快手等新晋闯入者的挑战。而短视频也陷入增长瓶颈期,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向电商领域攻城掠地。

与此同时,一个属于“中视频”新赛道的竞争正在展开。

在去年10月20日举行的西瓜视频年度活动上,西瓜视频新晋总裁任利峰率先宣布,将拿出至少20亿元补贴西瓜和抖音的中视频内容,上不封顶。

继字节之后,腾讯也在12月19日的腾讯视频内容生态大会上宣布,将在长视频和短视频之外正式布局中视频业务。

入局的玩家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视频进入混战期,火烧得正旺。

正如白岩松在《对话》栏目里说的:“短视频的短是4G时代的必备,而5G时代要做的是5-15分钟的中视频。”

一、被重估的中视频价值

实际上,中视频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最初是从美国短视频平台Quibi开始。如同它的名字,“Quick Bite”指的是“快餐、小吃”,Quibi主打的是5-10分钟单集长度的手机竖屏原创短视频,将高质量、精品化的内容“速食化”,即使只火了半年就惨淡收场,也并不妨碍它是中视频领域的先行者。

作为综合性视频平台的YouTube,在敏锐地察觉市场变化后,对中视频内容的限制曾经从10分钟改为15分钟。如今,YouTube没有了视频时长限制。

在国内市场,中视频也不是新名词。

早在内容产业初期,视频创作者就在尝试中视频内容形式,早期的网红大V比如papi酱、以及刷屏互联网的作品如《万万没想到》等,都在中视频的类别之中。

这些创作者们长期活跃在YouTube、B站、微博、西瓜视频等多个平台,在长视频浪潮中有人尝试做大电影网综,在短视频席卷之后开始将自己的内容精简或者剪成多段上传。

所谓中视频,是指内容时长在1-30分钟的视频形态。不同于以竖屏为主的短视频,中视频大多是横屏,画幅更宽广,呈现的视觉信息就更丰富,这也意味着中视频也一定的制作门槛,需要更专业的创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内容创作。

那么,中视频是如何改变视频赛道竞争格局的呢?

我们知道,国内视频市场目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以爱奇艺、优酷等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另一类则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然而,短视频由于时长的限制难以输出深度内容,过于娱乐化和同质化的内容致使用户粘性低、流失率高。同时,长视频平台也面临着迈不过的“烧钱买版权”的坎儿,短视频的崛起不仅蚕食了长视频平台的流量,还分走了广告商的投放份额。

面临着内容困局的短视频与面临商业化困局的长视频,都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密码。

在视频时代的第一个黄金十年,中视频由于难以商业化被战略性放弃。当风水轮流转,比起长视频,中视频的制作成本和变现难度更低,比起短视频,中视频的内容承载量更高,能最大化激活创作者的积极性。

中视频的内容价值和流量价值正在被需求唤醒。

二、中视频时代,内容与商业故事怎么讲?

我们看到,不少巨头已经在中视频赛道上有所布局。

除了大张旗鼓的西瓜视频,腾讯视频也虎视眈眈,将中视频内容划分为“剧情类”“非剧情类”,包括微剧、微动漫,微综艺、纪录片等。而爱奇艺则针对中视频推出新APP“随刻”,打造以视频为内容体裁的兴趣社区。

巨头们纷纷盯上这块香饽饽,究其原因,还在于中视频在内容与商业方面的潜力空间巨大。

首先,在内容端,中视频能够很好地平衡内容的故事性和观赏门槛,让内容更具深度的同时,也能兼顾效率。

比如产品测评、美妆科普、学习技能等内容,就能很好地满足关注快速获取丰富资讯的需求,因而用户粘性更强,流量沉淀更佳。

其次,在商业端,相比起短视频,中视频能容纳贴片、中插等广告形式,因而扩大了视频内容的商业变现空间。同时,由于中视频具备的内容信息量更大、创作者的专业能力更强、受众群体的消费需求更高,能够更有效地传递营销信息与品牌价值。

一般来说,中视频的广告内容分为“解读式营销”和“场景化营销”两种模式。

“解读式营销”指的是通过创作者深度、专业化的解读,将品牌理念、产品功能等详细传递给消费者,这种可看性极强的科普形式,不仅实现品牌强曝光,还增加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

而“场景化营销”则是通过vlog活动等趣味形式,将品牌软性植入特地场景中,呈现产品使用方法、使用体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消费者心智,类似“种草”的模式,这种方式让用户对广告的接受度更高,观看体验感也更好。

三、结语

中视频并非新物种,但也不是伪概念。与其说巨头都在抢夺中视频这块蛋糕,不如说在注意力碎片化、信息粉尘化时代下,在长视频商业困局与短视频内容困局的逼迫下,平台亟需找到一个更平衡的方式,补足增量空间。

此刻,“长中短”视频的博弈战已然打响,长中短三种不同类型的视频内容相互补充,各平台视频创作者的数量与质量、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商业化变现成为定生死的关键。

 

作者:刘涛,微信公众号:病毒先生(ID:virussir),知名互联网分析师,知名策划人、社会化营销专家、病毒营销研究者,“基础激活”理论倡导者,10年以上整合营销传播经验。

本文由 @病毒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2月19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组件详解|级联选择、树形选框、穿梭框,用法有什么区别? 年轻人为什么都在小红书上“看病”?网红医生靠谱吗? 用C端经验做B端产品,需要考虑客户的整个体验旅程 外呼不通?如何排查 迈向数字化产品经理的10个工具:如何抽象具体的一个业务? B端系统设计5要素,一学就会! 跨境电商亚马逊SP广告知识(1) 整个VR行业,都在指望着明天的苹果发布会 电商巨头,掀起“清库存”大战 大厂SaaS平台的7个真相 抖音盯上小红书?防御即是增长 懂行业对产品经理发展的重要性 店铺优惠券管理及用户使用流程说明需求文档 直觉的力量|超越可用性的设计 618前瞻:电商平台的GMV之争,将变成低客单火拼 干货分享:跨境电商海外仓OTWB的基础资料管理与分发 扎克伯格“截胡”苹果,但好像没什么用 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都在骂网暴,为什么网暴一直没有停过 产品思考:视觉冲击!以图片展示金额,“省钱卡”这样玩就对了
被集市收割、被买家嫌弃,“摆摊后浪”有点惨蓝领用工招聘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思路干货分享:WMS系统—PDA的应用iOS 17,能否守住「iOS神话」?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加速器系统产品需求设计电商扫盲第一讲:GMV的底层逻辑打造一个基于本地社区的闲置交易平台,你看好吗?东南亚出海洞察:去东南亚为直播电商开荒,没有超头主播,货品供给不足……定金+尾款模式背后的套路天涯老用户的自救,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抖音上线酒店日历房,其他平台会慌吗?从需求到设计开发,产品质量问题如何分析靠咱们看腻的电视剧,爱奇艺和腾讯在东南亚成了顶流如何让你的“对内B端产品”看起来有价值?设计走查知多少产品思考:视觉冲击!以图片展示金额,“省钱卡”这样玩就对了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都在骂网暴,为什么网暴一直没有停过韩国漂流记:明星在面前,咖啡在手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广告墙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快递江湖群雄割据,菜鸟助攻通达系打破困局? 如何在复杂的服务设计中,处理棘手的组织设计? 以智能督学产品为例,解析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应用 B端产品的掌控感设计,怎么做? 淘宝抢人,抖音抢货,这个双11谁赢了? 如何在产品不同阶段挖掘迭代需求 「节后综合症」自救指南 To B | 需求频繁变更,怎么办? 耳朵大战,迫在眉睫 SaaS 102:为什么做产品不应该追风口 如何设计更有科技感? 互联网商业模式 | 企业要怎么挣钱? 2023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 ChatGPT火爆:AI消灭平庸? 风控建模的常见误区与一般建议 GPT-4撑腰,Office全家桶集体升级,微软向谷歌丢出“王炸” K12教育整体业务流程以及涉及各类产品分析 如何谨慎地评估一个数据源 如何做简单又高级的设计?这21个设计方法总结的太全面了,必须收藏! 美团重弹狙击,抖音防得住吗?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