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十年前“问”知乎,十年后“看”知乎

2021年2月4日 27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读:在新年伊始,知乎办了一场晚会,以问题和答案的形式贯穿全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晚会的印象,拉高了互联网晚会的天花板。而在这背后,是知乎对视频领域的大力拓展。经过十年的发展,知乎会迎来哪些变化?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1年伊始,知乎办了一场晚会,一场以问题开始,答案结束的奇遇晚会。

这几年,互联网企业开始办自己的晚会,以B站为代表的跨年晚会打破了观众对传统晚会的印象。

如果说与B站的晚会共情需要二次元背景,看懂知乎的晚会则需要知识储备,否则在听到“吃一勺白矮星会怎么样?”这类问题时,难免要先问问白矮星是什么。

承载着无数用户问题的知乎,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外界的疑问。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句经典的知乎解答体,其实也可以用以表述知乎本身的很多现象。

2020年开始全力冲刺视频赛道的知乎,是不是已经变了?是变得更好了还是其他?为什么知乎会发展成如今的面貌?为什么它又非做解释类视频不可?

事实上,知乎不仅仅是冲入视频赛道。进入1月以来,知乎接连宣布了3个剧集项目,分别是悬疑短剧《嘘!看手机》,已杀青的《第四审讯室》,以及首部科幻剧《寒梅工程2021》,部分剧情系与刘慈欣同属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何夕原著《伤心者》。

从答案奇遇夜晚会到公开影视IP,许多人这才反应过来,视频对于知乎来说,从来不只是将知识、经验与答案转变个形式那么简单。

野心不是坏事,只要配之以相应的能力。我们不禁要问,经过十年洗练,知乎完全准备好了吗?

01 看见:十年知乎一晚会

别人家的晚会由一个个节目组成,唯有知乎的晚会由一个个答案和问题组成。

长达3个小时的晚会,基本上容纳进了过去十年来,知乎的经典问答。例如:玉皇大帝是住在平流层还是对流层?如果你是安陵容,如何反败为胜?吃一勺大肠杆菌会怎么样?

晚会特地将《甄嬛传》中安陵容的扮演者陶昕然请回剧里,按照知乎上网友的设想,上演了一出反败为胜的戏码。剧情来自知乎一位用户写的《甄嬛传之安陵容重生》,知乎上类似这样的假设并不少。

世上没有如果的事,但是在无限的脑洞里,总是会上演许多如果的事。如果德云社是魔法学校;如果古代有xx;如果带着记忆回到2019,你有什么办法挽救人类?

通过对这些经典问题的具体演绎和重现,许多人似乎又找回了初入知乎时的状态。好奇心总是催生一切的原始动力,一个问题可以衍生数种答案,而答案也可以产生新的问题。

五年前有人曾在知乎上提问“醋酸铅为什么具有甜味”,这个问题由于涉及非常专业的领域,一直无人问津。

五年后,一位优秀的化学类答主解答了这个问题,获赞超过3000。连提问者本人都非常意外,一个问题过了那么久竟然还会能等到专业的回答。可见,有价值的知识和问题,不会被一直淹没,专业从来都是稀缺+刚需。

专业,这个词从知乎诞生之初就刻在了基因里,用户打开知乎寻找答案而不用搜索引擎寻找答案,看重的也是知乎的专业和垂直性。

当然在知乎后来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你在什么地方看小说?”答曰:在知乎。

《宫墙柳》的刷屏属实是个意外,小说出自问题#为什么后宫中嫔妃们一定要争宠?事实上,《宫墙柳》写的是一群完全不争宠的嫔妃,颠覆了传统印象中对于后宫文学的概念。

随后不久,根据该短篇剪辑的片花、原创视频出现在了各大视频网站,当然也包括知乎视频板块。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小说领域的壮大,被外界评为知乎发展中的“变化”。

然而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知乎的社区属性和氛围,会发现这类的副本发展并非完全意外。如果只是一对一的问答,用户刻板互动,知乎是没有办法走到今天的。

知乎真正的生命力其实是一种存在于每个用户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人有好奇心才会有进步,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这一点无论对图文创作还是视频创作都同等重要。

将所有具备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人集中到一起,理论上也就具备了一个原创智库的潜力。

有人说知乎的晚会拉高了互联网晚会的天花板,但晚会选择在十年、视频时代这个节点举办,不太可能只是为了跟风办一场晚会。知乎也许希望通过晚会,说明:知乎还是那个知乎。

晚会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力求开拓脑洞,孜孜不倦在提问。正如王源结尾唱的《答案》中的一句歌词:生活如何改变我们,依然要举手提问。

02 竞争:中视频的下一局棋

随着短视频市场饱和,中视频拉开新帷幕,知识类创作者成为了流量新贵。人们不是突然变得爱学习了,只是因为视频这种形式的兴盛使得很多人发现,原来了解世界还有一种如此简便的形式。

数据显示,2020年知乎上线【海盐计划】后,视频内容量和活跃视频答主增长近3 倍。相比2019年,B站投资理财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64%,社科人文类视频同比增长211%。知乎每天上传视频中,80%以上为 1 分钟以上的中视频。

网易、西瓜视频、知乎纷纷宣布拿出真金白银资源扶持内容创作者。不出意外,2021年的流量新贵依旧还会是视频内容。

中视频所涉及的内容广度和深度,意味着这并非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领域。图文与视频的壁垒并非技术,而是积累。

纷涌而入的新人创作者在等待用户检验,急于推进赛程的平台片刻都不敢观望。然而中视频并非一场短跑赛事,前期领先的人未必能笑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未必一开始就领先。

目前看来比较有希望的中视频竞争者是B站、西瓜视频和知乎视频。

B站2020百大up主中,知识区新人获奖者如“罗翔说刑法”等人备受关注,西瓜视频最先提出中视频概念,非常舍得花钱挖人。

知乎则着重将图文答主转型成为视频答主,为其配备现金流量扶持及一键生成视频工具。

各家出各招,也各有不同处境,不同于西瓜、B站原本就是视频平台,知乎较为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底子是图文问答社区,且一直专注于各类专业知识和经验。

知乎想做视频,第一步面临的是用户习惯和创作形式的转变,这一点对于非视频平台来说需要一个适应期和调整期,在此过程中,争议无可避免。

一旦跨过了适应期,知乎很可能迎来全面的爆发,毕竟满足好奇心这事本来就是人家分内。

带够干粮和水是跑赢马拉松的必要条件,就像UGC社区需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兼创作者,知识科普社区则需要足够多的提问题的人和答主。

2020年,“五条人”“老饭骨”“手工耿”等入驻知乎分享他们的视频内容,三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创作者,都取得了相对较高的关注度,其中「老饭骨」入驻1 个月内,涨粉20W。这些足以说明,知乎用户渴望看到的内容原比外界狭隘的定位要来得多和广。

很多人都觉得知乎在走向大众化,准确地说,知乎其实是在走向多元化。世上有多少种人,就有比它翻倍的问题和答案。

随着媒介形式的升级,知识科普视频其实让我们看到了回答问题的多种可能。过去十年,知乎的一些列变化反映了用户求知求解的多样性,视频化以后,答案的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如小说以及科幻IP。

在所有视频平台都抢夺知识科普标签时,知乎选择了卡位解释类视频,将业内混淆已久的知识、伪知识、经验区分开来。此举并不意外,这本是知乎擅长的领域,将疑问抽丝剥茧,或许有机会形成独具特色的视频风格。

03 答案:如何避免同质化

近两年,当大家都在讨论知乎是否变味时,其实都只流于形式。对于一个知识问答社区来说,用图文还是视频去传播知识和观点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里还有没有一如既往地用问题去寻找答案,用答案去丰富见识。

像吃一勺白矮星会怎样的问题,只有在知乎上才会有人正经作答,尽管这些问题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并不大。

一个问题背后,可能就是一个科幻电影。

“给你20亿,但全世界的蟑螂都会永远追杀你,你干不干?”

可以说,知乎的网友在这里无意间发挥了自己的最大脑洞。脑洞和想象力在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显得十分稀罕,许多时候,人们其实已经懒得去发明创造和幻想,把学习工作和娱乐都寄希望于现成的工具和套路。

没有创意和积累的后遗症,已经在知识科普视频中初见端倪。

理论上,知识科普视频应该是所有中、长视频类型中最具深度和门槛的一类型,但这个门槛在降低,因为对很多知识科普视频来说,脚本是拼凑的,素材是一键生成的,见解是抄袭的(他们还尤其爱抄知乎答案)。

我们丝毫不怀疑,巫师财经之外,还会有下一个树大招风的洗稿者。

所有新事物诞生之初,都像在大航海,没有既定的路线也没有默认的规则,这时,能够建立体系和规则的人就会成为第一批赢家。

于内容创作而言,与其说是规则,不如说是创作生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必有同质化。从一般网页就能复制来的答案和知识,在应对真正的求知欲时只会不堪一击。

像《宫墙柳》这样的例子,正是对问答的一种呈现,也是对求知欲的一种消化。

长远来看,要避免同质化,不能仅停留于知识本身,而要去发掘知识背后的延伸价值。

单纯的知识普及并不难,刷十个关于时下热点“新冠疫情”科普的视频,可能其中有八个所讲的内容都有一半以上的重复,那这些视频中,能够脱颖而出的是什么类型呢?

排除粉丝量、剪辑水平等客观因素,能够将一个科普知识往深了挖掘、解释,引发联想的视频显然最可能成为优胜者。

知识科普总要进入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真知灼见会被保留,伪知识会被摒弃,经验会被更新迭代。下一个阶段,谁拥有最多的真知识,谁能激发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谁就可能脱离同质化,将知识视频升级为自己的独特优势甚至王牌武器。

 

作者:风千语,编辑:吴不知,微信公众号:银杏财经

本文由 @银杏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2月4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产品周报254期 | 苹果MR产品明年发售,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AIGC抢了电商打工人的饭碗? 听歌看广告还不够,QQ音乐会员也要涨价了 Axure高保真教程:通过输入框动态维护可视化图表 “重启天涯”直播义卖为什么会失败? 抖音、高德、小红书加入群聊,本地生活谁说了算? 【高级产品经理的门槛系列】必备技能 – 制定产品的规范标准 社交模块里的动态卡片,怎么设计? 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搜广推业务中如何对预估CTR进行校准 造“风”的AIGC,“吹灭”了元宇宙? 从“最难618”到“最卷618”,电商购物节画上句号? 美国社交电商再起波澜:TikTok商城开张,Meta却要闭门做生意 视频号到赚钱的时候了吗?有人月GMV3000万,有人看不懂要放弃 卖烤肠,年轻人“少走20年弯路”? 互联网平台广告收入增长转正背后的「五个信号」 直播电商:终局远未到来 单月补贴高达7万?抄淘宝作业,京东开始抢主播 没有大V、没有喊单,苹果在淘宝开了一场“冷直播” 十六番旅游app产品分析 关于刷屏的“苹果Vision Pro”,如何冷静地看待?
被集市收割、被买家嫌弃,“摆摊后浪”有点惨蓝领用工招聘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思路干货分享:WMS系统—PDA的应用iOS 17,能否守住「iOS神话」?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加速器系统产品需求设计电商扫盲第一讲:GMV的底层逻辑打造一个基于本地社区的闲置交易平台,你看好吗?东南亚出海洞察:去东南亚为直播电商开荒,没有超头主播,货品供给不足……定金+尾款模式背后的套路天涯老用户的自救,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抖音上线酒店日历房,其他平台会慌吗?从需求到设计开发,产品质量问题如何分析靠咱们看腻的电视剧,爱奇艺和腾讯在东南亚成了顶流如何让你的“对内B端产品”看起来有价值?设计走查知多少产品思考:视觉冲击!以图片展示金额,“省钱卡”这样玩就对了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都在骂网暴,为什么网暴一直没有停过韩国漂流记:明星在面前,咖啡在手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广告墙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将新闻作品变成NFT,对媒体而言是一门好生意吗? 游戏化设计(三):基本原则 我对B端任务中心功能的设计思考 设计师如何分析需求不踩“坑”? 利用Axure+js创建可配置地图页面 为了多分版税,三大唱片决定打压独立音乐人 推出“小红书”,微信在做加法 抖音干外卖,会是谁的机会? 互联网“撕裂”小镇青年 短视频攻城略地,长视频行业该如何自救、颠覆或创新? 被马斯克、多尔西唱衰的Web3.0真的没有未来吗? B端产品经理:复杂业务方案设计的7个小技巧 赶时间“抄”不来好作业 B端产品经理如何构建及输出产品框架图 智能家居的“智障”体验 折扣电商,可以迎来第二春吗? 微信的大动作,为了什么? 产品周报238期 | 微信在广深测试小程序外卖项目,爱奇艺将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言” 红极一时的Clubhouse,现在怎么样了? 干货!产品经理必懂的金融基础概念(十一)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