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To B,输入法的下半场

2021年1月27日 73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语:大家是否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微信聊天过后,一打开其他APP就出现了相应的广告,自己的隐私赤裸裸的被侵犯了。1月19日晚,在2021微信公开课Pro版的微信之夜上,“微信之父”张小龙表示,接下来微信将灰度测试输入法。输入法的下半场,或许离不开To B。

或许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输入法还属于纯粹的“C端”产品。

市场调研机构艾媒咨询却在《2020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场景应用专题研究报告》中给出了这样的洞察: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持续释放,输入法功能朝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To B潜能不断释放。

可以给出的解释是,在产业互联网的渲染和熏陶下,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在B端另起炉灶,试图将C端积累的技术和产品力向企业级市场渗透和赋能,To B和To C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

但第三方输入法似乎有一些特殊,作为互联网世界中最基础的入口,输入法常常被归类为工具类产品,同时市场格局也近乎板结,百度和搜狗组成的双寡头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属于缺少新故事的垂直赛道。

To B当真是第三方输入法的新方向吗?

一、重读输入法

艾媒咨询的报告是否存在刻意造势的嫌疑,需要先厘清输入法当下的产品业态。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2020年的微信之夜上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微信团队将开发一套专属于微信的定制输入法,并将在不久后进行灰度测试。在百度、搜狗和讯飞早已培养了忠实用户习惯的背景下,微信输入法逆势破局的机会并不乐观,却也为平静的输入法市场丢进了一颗石子。

顺着张小龙激起的涟漪重新审视输入法,其实早已不是许多人印象中的输入工具。

根据艾媒咨询在报告中披露的数据:第三方输入法的应用场景主要分布在社交、购物、在线办公、游戏等领域,其中社交场景的占比高达60.1%,涉及语音输入、方言输入、滑行输入、表情包等功能;购物场景的占比达到43.3%,包括智能预测、快速评价以及海淘时的多语言输入和AI翻译……

和大多数工具类产品不同,输入法在“输入”的功能外已经延伸出了多元化的服务,并与互联网应用的高频场景进行了深度绑定。

以办公场景为例,第三方输入法推出的多语言输入及混输、长语音转文字、翻译、多语种自由说、语音速记等功能,正是锚定了办公场景中的会议纪要需求。

针对用户行为最为高频的社交场景,第三方输入法推出了AI助聊功能,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可以在提高用户输入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提升表达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何况输入法有着典型的排他性,用户通常只会选定一种输入法,很少会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产品,加上输入法在用户连接互联网时的不可或缺,第三方输入法往往有着超精准的用户画像,并且形成了一种微妙地正循环:用户使用某个输入法的时间越久,越能匹配用户的输入习惯,继而形成了牢固的护城河。

确切地说,第三方输入法已经属于有别于传统工具的新物种。

特别是智能语音、文字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与输入法融合后,第三方输入法开始扮演起“粘合剂”的角色,帮助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下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早已跳出了工具类产品的局限性,奔向工具和服务融合的新业态。

遗憾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媒体和资本市场都低估了第三方输入法的价值,甚至被贴上“缺少想象空间”的标签。

尽管微信官方并未辩解推出定制输入法的动机,却成功将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第三方输入法市场,背后隐藏的商业价值和潜在空间,也在一步步被外界所发现。

二、“战场”在B端

第三方输入法市场可能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湖面下正在上演新一轮的较量。

正如艾媒咨询在报告中提到的:“随着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功能不断强大,C端应用发展走向成熟,行业也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平台开始转向B端挖掘和扩展新需求,市场竞争格局也将迎来新的变化。”

一个直接的例子:智能硬件的爆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可能五年前占据我们注意力的还只有电脑、手机等数量有限的终端,当下则呈现出了屏幕无处不在的态势,小到随身佩戴的智能手表,客厅里的智能音箱,出行时的车载屏幕,乃至于为了凸显产品的智能化,冰箱等家电也开始有了屏幕。

同时,改变的还有人机交互机制。就像传统电视的内容是单向传输的,用户只需了解遥控器上的几个简单按键,就能找到想要看的频道。

可当电视有了智能化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内容,也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假如缺少符合用户过往习惯的输入法,一个简单的词组都需要几秒钟的时间,用户体验势必将大打折扣。

好在百度、搜狗等第三方输入法及时作出了行动,目前已经适配了Android、iOS、Windows、Mac、Linux等操作系统,覆盖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手表、汽车等应用场景,基本满足了不同终端的输入需求。

棘手的问题恰恰在于产业端,诸如银行、政务、电力等线下机构纷纷开始智能化转型,智慧柜台逐步取代了传统人工坐席,本以为是降本增效的必然,却在无意中增加了中老年用户的焦虑感:常见的拼音输入不符合老年用户的习惯,手写输入常常出现识别故障,仅在输入环节就将中老年用户和智能化隔离。

这大抵也是艾媒在报告中断言输入法To B潜能不断释放的原因。

“AI+输入法+产业场景”的组合模式已经在金融、教育、医疗、车载等需要专业化输入需求和专业词库特征的行业存在庞大的需求,也将成为输入法产业应用的新阵地。

以百度输入法和中信银行的合作为例,后者在智慧柜台中引入了柜台专用的输入法控件,针对金融业务场景定制了拼音、自由手写、语音等满足不同人群使用习惯的输入方式;同时基于业务办理需求定制了专用词库,基于高频输入地址的需求支持全国行政区划联想,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输入效率。

类似的场景似乎并不复杂,却为第三方输入法指引了新的方向:相较于市场规模逐渐饱和的C端市场,针对B端的差异化诉求输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不无可能成为第三方输入法的增长路径,战场正在向B端转移。

三、走进下半场

输入法可以说是互联网商业的活化石,但属于第三方输入法的下半场才刚开始。

对第三方输入法的功能进行拆分的话,可以细分为三层:最上层是输入工具,包括词库、键盘、剪贴板、快捷语录等功能;中间层是个性化功能,比如不同风格的皮肤、emoji和IP表情包等等;最底层是AI创新功能,涵盖语音输入、智能预测、智能纠错、文字识别、AR等底层技术。

C端市场的争夺主要集中在输入工具和个性化功能,并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第三方输入法的同质化。而当B端成为第三方输入法的新战场,输入工具和个性化层面的模糊地带将不复存在,等待玩家们的将是一场底层技术的较量。

目前第三方输入法在B端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1. 定制版输入法:比如针对在线教育、在线办公、政企等不同领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通过词库优化、专业词汇、语音识别等功能与企业需求的融合,解决在特定场景下的输入痛点,以提升企业的办公效率;
  2. 核心能力输出:比如单独将手写引擎输出给保险公司,以降低文本审核的校对成本;多语种识别、离线识别等能力赋能给外设硬件产品;通过沉淀了几十年的流行词挖掘技术,为企业提供专属词库定制方案;
  3. 定制化的终端:就像前面所提到的百度输入法与中信银行的合作案例,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为吉利、福特等车企提供定制的车载输入法,为智能电视厂商提供定制的电视输入法,提升用户的输入体验。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第三方输入法的最大变量,输入法终归只是新战场的前线,技术硬实力直接关乎后备的粮草。沿循这样的逻辑,第三方输入法的下半场可能并不对等。

百度输入法背靠的是百度的整个AI体系,将输入法作为企业赋能的入口也符合百度To B的战略逻辑;即便是市场份额稍弱的讯飞输入法,也有着破局的可能,毕竟科大讯飞已经在企业级市场深耕了几十年;不确定性恰恰在于被腾讯收入囊中的搜狗输入法,与腾讯技术体系漫长的磨合期,加上微信自研输入法的挑战,可能会分散搜狗的注意力。

不管怎样,第三方输入法进入到To B的语境下,原本板结的市场格局正在出现裂痕,不排除市场被重构的可能。

四、写在最后

再来回答文初留下的问题,答案已经逐渐清晰。

2017年第三方输入法的用户增长率为5.5%,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下滑到3.6%,即使不考虑外部环境的驱动,第三方输入法也已经到了求变临界点:要么和人口红利一道停止增长,要么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所幸,产业化应用为第三方输入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能否抓住赛点深挖B端场景,直接关系到下一赛段的站位。

#专栏作家#

Alter,微信公众号:Alter聊IT(ID:spnew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电子商务等科技领域。独立的自媒体人,走在创业的路上。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1月27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无人驾驶,走向沉寂or走进现实? AI加持的必应,为什么还赢不了谷歌? 微信收紧公号商业合作,并非为了收“过路费” 滴滴、T3出行、曹操出行“猛攻”无人驾驶网约车 24年老网站直播“续命”,8小时卖了4万块 “榴莲盲盒”上热搜,榴莲为什么越卖越贵? 产品经理的技术学习之路 抖音、小红书掘金PC市场 重启天涯直播:最高观看不到1000人,情怀难抵现实,关键是重启后怎么办? 直播带货风卷到东南亚,Tiktok直接干爆单了 百度电商卷土重来,要靠AI翻身? 大厂第一批被裁的人,开始摆摊了 心理学在设计应用:创造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直播难救天涯社区 国内随处可见的卖崽青蛙,在tiktok里成了顶流 AHP层次分析法在委外渠道评估的应用 美团入港,意欲何为?胜算几何? 饿了么,需要一个新故事 解析低代码+DDD: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直击618开局:李佳琦稳定发挥,辛巴杠上榴莲,小红书明星主播奇袭
机票盲盒、交换住宿、复制淄博,是谁在凑热闹?被集市收割、被买家嫌弃,“摆摊后浪”有点惨Axure实现交友APP滑动匹配效果干货分享:WMS系统—PDA的应用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加速器系统产品需求设计打造一个基于本地社区的闲置交易平台,你看好吗?定金+尾款模式背后的套路抖音上线酒店日历房,其他平台会慌吗?靠咱们看腻的电视剧,爱奇艺和腾讯在东南亚成了顶流设计走查知多少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韩国漂流记:明星在面前,咖啡在手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广告墙和AI谈恋爱,掏空我钱包GPT奇点赋能大数据行业,不只是写SQL还有……——以数据全生命周期视角为例招兵买马,在上海、广州两地试水!小红书也要来餐饮业搞钱?快手和抖音,盯上了美团的蛋糕如何看待“零工时代”的到来?高德盯上本地生活,用地图承载衣食住行体验分析|电商产品中的“搜索”功能Axure中的密码强度校验
2019年过审游戏数量锐减,中小公司扎堆益智手游 价格战,电商的提线木偶 如何设计一款资金合规产品 凛冬已至!这个行业在闷声发大财 元宇宙时代,VR设计要怎么做? 扫盲贴:关于元宇宙的那些事儿 2022 To B 的几大关键词|年度盘点 黑箱模型,在产品工作中的应用 最新iOS设计规范九|10大系统能力(System Capabilities) 资本盯上你家狗子了 大厂狂卷0门槛开店,真香还是真坑? 关于系统后台的用户权限设计与思考 B 端设计 | 更复杂的图表表现形式都有哪些? 搞直播玩私域,出境游重启马不停蹄 如何设计附件上传商品 乘风破浪的支付产品经理 从前端数字化到后端数字化,数字化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百度网盘11.0服务体验升级 如何用Axure画出Web后台产品的顶部导航组件 【干货】风控模型如何接入策略(三)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