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新玩意儿
  3. 正文

2020年是韭菜的逆袭,还是知识付费的狂欢?

2021年1月5日 19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语:以前我们刷抖音,都是剪辑类、帅哥美女类的视频。而如今,知识类博主在抖音异军突起,有情感励志的,有分享创业的,有财经的,有故事类的,有太多的韭菜在抖音上“逆袭”了。2020年,究竟是韭菜的逆袭,还是知识付费的狂欢?

2020年已经过去,2020年抖音带给我的几个关键词是:

  1. 疯狂增长
  2. 知识博主
  3. 直播带货

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20年知识博主在抖音的爆发,各行各业的知识博主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有在教育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师在抖音分享知识,有普通人在抖音分享行业技巧的, 也有创业成功的老板在抖音上分享创业感悟,他们中有行业的佼佼者,也有算法推出来的普通人月赚百万的产物。

这一年我见过太多韭菜在抖音上“逆袭”了, 他们中有通过抄袭翻身的,也有通过自身的努力逆袭的,也有买了29800的线下课程,结果啥也没学到的,2020年是韭菜的“天堂”, 也是韭菜的“地狱”。

这一年基本每天在抖音上刷同领域知识博主的视频超过4个小时,当你的工作是刷抖音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刷抖音是件快乐的事了。

一、知识博主都是loser吗?

前段时间在抖音刷到一个话题,但凡去抖音当知识博主的一定是现实中的loser? 我作为一个网赚营销的个人,也差不多躺枪,也想来辩论一下这个观点。

你认同这个观念吗?

在抖音上能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吗?首先抖音是一个娱乐平台,用户打开抖音的初衷不是学习知识,更不是为了赚钱,抖音的solgan是 (记录美好生活),你打开抖音的初衷一定不是为了拼命学习,他们始终在放大你的焦虑,利用人性中的贪婪来刺痛你!

1. 知识博主的知识有用吗?

知识博主能无限的输出自己的知识吗?我相信大部分做知识培训的都不敢这样说,很多知识基本都是二手知识甚至是三手四手、N手知识,增加的无非是一些零散的创新和抄袭罢了。

任何的知识博主都需要不断的通过买课、看书、沟通来输出价值,所以说你关注的知识博主的知识到底是不是你需要的?任何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实践和深层次的思考都是没有价值,终将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

其次,大部分的知识博主的知识都是站在主观的角度去分享,基本上对于提高认知没有任何用处,比如我说,未来的AI技术会代替服务行业,会很赚钱, 你会去做AI行业吗?能做的起来吗?

现在不少的知识博主的知识基本都是伪需求,他们发出来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营销,为了包装个人IP,包括正在写文章的我,大部分的抖音知识都没办法像纸质书一样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充斥着你的感官,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你的停留,为了视频的完播率,很多知识都是短平快,也许你看了就忘了,就算你点赞收藏了,也会随着你的后面的点赞消失在你的视野里。

抖音上的知识很多的都带有功利性的,碎片化的,如果你没有独立思考的思维体系,很容易陷入被某个主播的思维体系里,然后你还不知道他给你灌入的思维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到底是能帮忙你还是会摧毁你?

2. 知识博主赚钱吗?

知识博主相对于有实物的项目对比就出来了,实物产品需要发货、包装、客服等,我见过做知识培训的,就一个录屏课程赚几十万的,而且虚拟课程是没有边际成本的,买一份和卖1000份的成本是一样的,且可以做到自动化赚钱,不需要发货和售后,基本上算是一本万利,没有成本的暴利项目。

我见过抖音上靠抄袭同样的文案的知识博主,一个月变现超百万的,也见过农村宝妈直播间人数破万的,还见过送外卖的拍摄自己的送餐过程输出怎么高效送外卖的知识博主一个月变现超10W的。

真正做知识分享的博主很少,大家都是抄来抄去的,抖音上有两类博主:

一类是真正的科研或者业界大佬,比如姜胡说,他们的这类的博主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输出内容;

还有一类知识博主是抖音算法催生出的产物,他们完全为了流量,用户和知识只是他们赚钱的工具,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各个自媒体平台上去搜集到各个碎片化的所谓的知识通过自己的IP,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文案来包装成你想听的,你爱听的文案喂给你,他们也不会在乎关注他们的粉丝的感受,他们也不会在乎关注他的粉丝赚没赚到钱。

二、知识博主的分类

1. 割韭菜型大师

这类的知识型博主,主要分享的知识都是和成功学相关的,他们的视频文案永远告诉你不行,永远在打鸡血,他们的文案永远都是戳中你的灵魂痛点,他们通过夸张的表达,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调动你的观看情绪。

但是呢,看完他们的视频之后你会发现什么实用型知识都没学到,反倒让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2. 普通人分享型

这类的知识博主的观点基本都是基于个人的日常感悟,加上后期的文案包装进行输出的,有行业老板、普通素人、公司领导,他们对于人情事物,人际交往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他们的知识主要是过于主观,比如:“穷人必须赚快钱!”、“穷人想要阶级跨越需要做的XX件事”等等!

没有独立思考体系的人在盲目的陷入这类的知识博主的思维体系中很容易被割韭菜,因为他想让你看到的,正是你想要看的!

3. 炫富机器

这类的知识博主,就是开局一辆车,后面全靠编的那种,车是租的,直播间人数是假的,出境的办公室是假的,文案也是抄的,唯一的真的就是他的人。

这类是知识博主他们主要是掌握了人性的贪婪,他们知道韭菜想要什么,韭菜想要赚快钱,想要暴富,他们就给韭菜喂暴富的文案,喂一个月赚百万的幻想,喂跨越阶级的白日梦。

他们很擅长抓住人性的弱点,只要你关注了他,信任了他,他有100种方法来收割你口袋里仅有的100块!

4. 理论实践型

这类是知识博主有着大量的案例支撑,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他们对于如何去客观的阐述观点有着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他们对于事物有着客观公正,公平的观点,绝不会为了一个别人的观点去影响自己的观点。

这类的知识博主由于有着自己的大量案例,视频出发点从用户思维出发,更容易受到粉丝的信任知识博主是算法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任何知识博主不管是割韭菜还是真正的尊重事实,尊重知识。

存在即是合理性,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相信自己的选择,保持理性,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思维体系,不轻易走进别人的思维体系,对于外来信息要有判断对与错,是与非的能力和意愿你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愿吗?

三、论一颗韭菜的自我修养

为什么抖音上会有那么多人没办法分辨事实的真相而被割韭菜?

这其实是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明明一个所谓的项目,已经过时了,或者明显是割韭菜的项目,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评论区说怎么做?带带我之类的话!

到底是什么阻止了我们去思考本质?

1. 以往心理

我们会不自觉的陷入以往的经验和习惯的陷阱中,比如:你以前不知道抖音能月入百万!

当你看到抖音上有人宣称自己通过短视频月入百万的时候,你就会和自己以往的经验和习惯性的思维打架,而不是使用理性的去看待事情的本质。长久以往呢,我们会丧失去思考问题本质的能力,如果不经常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度思考的能力基本就丧失了!

2. 信息依赖

现在你觉得查一个信息简单吗?

现在你能查到的信息通过百度,短视频平台,问答平台基本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很多人在处理一个信息的时候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来验证自己的决策,从而做出最终的决策。

其次在网上你能看到的信息都是带有营销成分的,深层次的东西肯定不会展现在你能看到的地方,久而久之我们会依靠外部信息平台,更深层次的问题本身,压根就不会去想,因为人性是懒惰的,懒成就了多少企业和个人,你觉得呢?

3. 碎片化知识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知识,刷抖音、刷朋友圈、刷购物网站、逛街、短暂的沟通,这些碎片化知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短平快,且满足自己短暂的感官。

很多时候想赚钱、想减肥、想创业,都会去带着目的的去追求表面的碎片化知识,然后收藏、转发、保存、下载,觉得下载保存了知识就属于自己了,而这些碎片化知识对你提高认知和对问题本质的分析能力到底真的起了作用了吗?

我相信现在大部分的碎片化知识是抖音和朋友圈,其次是电商平台,这几个平台的碎片化知识的生产者为什么生产出来?

我相信除了流量和赚钱没有别的了,这类的知识共同特点就是吸睛,他们会有一整套的文案模式,通过讲述我们身上正在发生的痛点来偷取你的时间,从而赚得流量。

当然我作为知识博主的一员,我也会去搜寻一些碎片化知识。

但是呢,我会把这些我认为有用的碎片化知识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经过长时间的写作和反思,来把碎片化的知识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中,然后根据我需要的东西去思考,在我需要的时候或者能记录的地方记录下来,而不是只是简单的保存

碎片化知识有没有用,对于解决短暂的问题和生理的感官需求是有用的,长远来看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你可能今天看的明天就忘了,碎片化知识的是与否,我觉得这个取决于每个人的教育环境,还有你的思考意愿,你愿意去思考吗?

愿创业人一切都好!

 

本文由 @奔跑吧段公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产品 产品经理
最后更新:2021年1月5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产品周报254期 | 苹果MR产品明年发售,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AIGC抢了电商打工人的饭碗? 听歌看广告还不够,QQ音乐会员也要涨价了 Axure高保真教程:通过输入框动态维护可视化图表 “重启天涯”直播义卖为什么会失败? 抖音、高德、小红书加入群聊,本地生活谁说了算? 【高级产品经理的门槛系列】必备技能 – 制定产品的规范标准 社交模块里的动态卡片,怎么设计? 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搜广推业务中如何对预估CTR进行校准 造“风”的AIGC,“吹灭”了元宇宙? 从“最难618”到“最卷618”,电商购物节画上句号? 美国社交电商再起波澜:TikTok商城开张,Meta却要闭门做生意 视频号到赚钱的时候了吗?有人月GMV3000万,有人看不懂要放弃 卖烤肠,年轻人“少走20年弯路”? 互联网平台广告收入增长转正背后的「五个信号」 直播电商:终局远未到来 单月补贴高达7万?抄淘宝作业,京东开始抢主播 没有大V、没有喊单,苹果在淘宝开了一场“冷直播” 十六番旅游app产品分析 关于刷屏的“苹果Vision Pro”,如何冷静地看待?
被集市收割、被买家嫌弃,“摆摊后浪”有点惨蓝领用工招聘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思路干货分享:WMS系统—PDA的应用iOS 17,能否守住「iOS神话」?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加速器系统产品需求设计电商扫盲第一讲:GMV的底层逻辑打造一个基于本地社区的闲置交易平台,你看好吗?东南亚出海洞察:去东南亚为直播电商开荒,没有超头主播,货品供给不足……定金+尾款模式背后的套路天涯老用户的自救,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抖音上线酒店日历房,其他平台会慌吗?从需求到设计开发,产品质量问题如何分析靠咱们看腻的电视剧,爱奇艺和腾讯在东南亚成了顶流如何让你的“对内B端产品”看起来有价值?设计走查知多少产品思考:视觉冲击!以图片展示金额,“省钱卡”这样玩就对了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都在骂网暴,为什么网暴一直没有停过韩国漂流记:明星在面前,咖啡在手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广告墙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自述+演讲+采访稿汇总17篇 | 系列1 冲进网文搞钱的年轻人:报培训班、脑补恋爱、收入为零 B端产品状态的设计,知易行难 电商扫盲第一讲:GMV的底层逻辑 帮你解决关于CTA按钮尺寸的困惑 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成长之路 当内推成为大厂员工的财富密码 没内容没技术,元宇宙凭什么吸引人 十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互联网大事 停止“买买买”,年轻人流行“报复性存钱” 后台产品设计规范-Ant Design实践到落地-表单篇 营销活动平台设计之启动与踩坑篇 315晚会“兴风作浪”的互联网,隐秘而“危”大 团队管理2——业务模型拆解(下) 2023年,社交电商“支棱”起来 B端页面——详细表单设计流程 如何做好B端产品的验收与上线交付? 如何理解ERP? 社交产品入职经历复盘 京东「百亿补贴」一个月,为何攻不下县城?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