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产品经理
  3. 正文

怎么做一个好产品?

2021年1月4日 21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编辑导读:微信作为一个国民级的社交产品,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用户的吐槽。即使是把用户体验和价值放在第一位的微信,也无法满足每一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既然如此,如何去评判一个产品的好坏呢?本文作者对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与你分享。

怎么衡量一个产品是好产品,或者说是成功的产品?是从收益、利润、用户数量、页面访问量维度去衡量?还是页面美观、体验交互、解决问题的角度去验证?

最近翻阅国民软件微信的 App Store 评论区,与预想的一样,大量的用户需求和各种吐槽。崇尚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把用户体验和价值放在第一位的微信,也依然满足不了十几亿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在互联网成熟的今天,也许已不止一亿人每天在教微信怎么做产品。

在大量的评论里,几年中反复出现最多的就是修改微信ID和被删好友后收到通知/双向删除,修改微信ID今年已经上线,一年可修改一次。被删好友后被告知,依然未能被满足,该需求已经出现了多次,想必微信内部已经有过充分的讨论。

微信虽然是一个生活方式或一个工具,但很多场景操作都是基于现实且在模拟情感。比如说,聊天对话中的“正在输入”,是在模拟人的对话;收付款的黄绿色,黄色表达喜悦、快乐,绿色模拟股票中的损失;摇一摇的手枪上膛声音,能带给人紧张刺激;双击头像拍一拍等。

所以微信是基于熟人社交,好友又基于通讯录,在手机通讯录中,如果被对方删除了,自己的手机里一定还保留对方的通讯联络方式,同时也可能为了不打扰用户。从数据库的角度考虑,微信好友都是单独存的一个表,相互直间不存在耦合。

但一切事物加入时间这个变量后,原来认为合理的,时间拉长回头看不一定不适用。比如说,微信增加5000人上限、引入企业微信好友、视频号和圈子后期开放加好友、微商和营销号泛滥,都有可能促使微信开放双向互删功能。

用户并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去理解产品,所以就要促使我们不能仅用片面、固化的眼光看问题,要以宏观、系统的眼光,看到产品与产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关系位置。更要以动态、演进的眼光,看到时间长河中问题变化的趋势。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将逐渐意识到:无法设计出优秀的产品,或许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和努力,而是因为人们往往会被自己的知觉认识围困,没办法跳出来审视人性本身。但人性的规律是确实存在,它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看到它、理解它、正确运用它。

所以做一款好的产品的前提是先了解需求、理解需求、并给出最终解决方案。不求甚解和自以为是,是产品设计者最致命的缺陷和危险信号。通过表现看具象,才能从抽象的问题探究事物的本质。

产品的好坏还要从两个视角来看,一个是用户视角,一个是产品经理视角。

  • 用户视角:关注的是“自我”。就是直接的——我是不是喜欢,用起来爽不爽,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
  • 产品视角:产品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产品是否满足,更多的还要考虑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好的产品要同时满足用户目标和公司目标。

如何判断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目标和公司目标呢?可以从一静一动两个维度。

静态维度:好产品要依次让用户觉得有用、好用、爱用。

  • 有用:这个层面要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比如说提高效率、降低了成本;
  • 好用:体验层面,能带给用户惊喜、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设计;
  • 爱用:情感层面,洞悉用户的心理和情感,为用户创造价值,并且让用户愿意反复使用;

动态维度:要依次呈现出个体价值、个体粘性、群体粘性和生态系统的特质。

  • 个体价值:对应静态维度的有用、好用层面,让个人特性和需求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满足;
  • 个体粘性:对应爱用层面,打造行业壁垒,可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
  • 群体粘性:做出多用户之间的价值网络,让用户彼此互相吸引,产生价值或情感依赖;
  • 生态系统:用户因为产品而成长,例如小米之家有电视、手机、冰箱、扫地机器人等,产生相互系统、促进、共生的关系;

在设计产品时,也要避免进入几个误区:

  • 用户至上:过于重视用户的需求,而忽略赚钱才是生意的真目的。好的产品要平衡两者的关系;
  • 产品至上:不把产品做到“极致”决不罢休 ,恨不得一出来就是爆款,不断打磨。这样出来的产品,可想风口早就飞到西天了;
  • 搭建平台:没充分考虑就搭建平台,例如一个生鲜O20平台,要涉及到采购、冷链、运输、仓储、销售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一旦一个环节出问题,那整个链路就形成不了闭环,所以一开始可以先从垂直领域慢慢延伸;

最后:

产品如人,要理解人性,并运行人性。一个好的产品可以引导人们向社会价值正向发展,不仅满足企业发展,同时又兼顾产品体验,同时解决用户问题。

好的产品是当团队提起时,充满自豪和骄傲;当用户使用产品时,由衷的喜欢,甚至炫耀。

还有网站专门做考察业绩指标统计:用户净推荐值。通过用户净推荐值,推荐值越高,说明产品就越好。

 

作者:屈再,微信公众号:产品心声

本文由 @屈再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1年1月4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产品周报254期 | 苹果MR产品明年发售,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AIGC抢了电商打工人的饭碗? 听歌看广告还不够,QQ音乐会员也要涨价了 Axure高保真教程:通过输入框动态维护可视化图表 “重启天涯”直播义卖为什么会失败? 抖音、高德、小红书加入群聊,本地生活谁说了算? 【高级产品经理的门槛系列】必备技能 – 制定产品的规范标准 社交模块里的动态卡片,怎么设计? 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搜广推业务中如何对预估CTR进行校准 造“风”的AIGC,“吹灭”了元宇宙? 从“最难618”到“最卷618”,电商购物节画上句号? 美国社交电商再起波澜:TikTok商城开张,Meta却要闭门做生意 视频号到赚钱的时候了吗?有人月GMV3000万,有人看不懂要放弃 卖烤肠,年轻人“少走20年弯路”? 互联网平台广告收入增长转正背后的「五个信号」 直播电商:终局远未到来 单月补贴高达7万?抄淘宝作业,京东开始抢主播 没有大V、没有喊单,苹果在淘宝开了一场“冷直播” 十六番旅游app产品分析 关于刷屏的“苹果Vision Pro”,如何冷静地看待?
被集市收割、被买家嫌弃,“摆摊后浪”有点惨蓝领用工招聘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思路干货分享:WMS系统—PDA的应用iOS 17,能否守住「iOS神话」?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加速器系统产品需求设计电商扫盲第一讲:GMV的底层逻辑打造一个基于本地社区的闲置交易平台,你看好吗?东南亚出海洞察:去东南亚为直播电商开荒,没有超头主播,货品供给不足……定金+尾款模式背后的套路天涯老用户的自救,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抖音上线酒店日历房,其他平台会慌吗?从需求到设计开发,产品质量问题如何分析靠咱们看腻的电视剧,爱奇艺和腾讯在东南亚成了顶流如何让你的“对内B端产品”看起来有价值?设计走查知多少产品思考:视觉冲击!以图片展示金额,“省钱卡”这样玩就对了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都在骂网暴,为什么网暴一直没有停过韩国漂流记:明星在面前,咖啡在手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广告墙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社区团购的“局部战争” 产品思考(1):CMS系统一阶段复盘 Material Design发布的“设计体系现状:2020”报告 2022年,电商渡劫 快手再次盯上本地生活 我在大厂,全靠“人设” 案例锦囊|“防呆设计”在交互中的巧妙应用(二) 在民宿市场新的争夺中,重要的是“占领用户心智” 【设计法则】如何精进你的设计知识体系之—Z型视觉模型! 前瞻:关于运动健康智能硬件产品的思考 作为产品经理,我为什么不建议你去外包公司? 1.2万字拆解京东健康丨市值1776亿的医疗产品如何设计? 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其实都一样,对着用户猛薅羊毛 5分钟看完苹果秋季发布会,附开发者关注要点 “去年今日的你在做什么?”:算法系统对数字记忆的建构 设计体系丨设计体系的涌现:适应组织的需要(一) 剖析伟大产品,原来它们都有这七项特质 看设计师如何让直播玩起来 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下)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