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首页
  • 市场分析
  • 需求分析
  • UI设计
  • 产品运营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新玩意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要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1. 首页
  2. 产品运营
  3. 正文

企业公众号容易踩哪些坑?

2019年9月30日 55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微信公众号面临七年之痒,企业号运营更是难上加难,作者借这篇文章回答了运营一个企业公众号值得吗?又该如何运营?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已经7周年。

就跟七年之痒一样,木兰姐还经常听到企业负责人的一些困惑:耗时耗力耗钱去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值得吗?投入产出好像不成正比?或是涨了那么多粉,但运营起来怎么还是一潭死水?

他们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一边还在坚持订阅号更完、服务号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局?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公众号,有着扭曲的定位和奇怪的误解。

笔者针对这几个大坑做了个集结,给企业公众号运营整理了5条避坑指南,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90%的企业公众号,对标错参照物

很多企业负责人,对公众号的认知,来自整个行业里的头部大号。比如前有咪蒙、黎贝卡,今有GQ实验室、网易哒哒。

所以你经常会听到很多种让小编们虎躯一震风中凌乱的KPI:

  • “我们要打造“GQ”那种风格的文章!”
  • “参考一下网易哒哒,要用爆款思维去写文章!!”
  • “支付宝的人设玩得这么6,赶紧学起来!”
  • “大号们都在追热点,我们也不能落人一步。”
  • ……

于是小编们为了秉承“老板happy即Ok”的准则,每天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出一篇篇“GQ体”、还有时不时紧跟昨日黄花的热点文章,希望能像杨超越一样锦鲤上身变出个10万+来。

额,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看着最后出来的零星的阅读量和涨粉数,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为什么?说白了,你就是在瞎搞,是选题的搬运工。

之所以会适得其反,是因为企业公众号定位的认知偏差,没有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做结合,只一味的人云亦云,人写我copy,没有自己的风格。

回归到一个根本问题:在千千万万个公众号中,用户为什么要关注一个企业微信公众号?

你的微信公众号到底要给谁看?

换言之,你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对用户而言有什么价值,可以帮 “哪些用户” 在 “什么场景” 解决 “什么问题” ?

想清楚这个问题,你的文章选题方向就会才会精准,才不会陷入盲目的模仿别人的陷阱里。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目标用户群是一群对生活有追求的文艺青年,那么你去发些八卦段子,对他们有价值可言吗?你应该做的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发他们喜欢的文章,能证明你的品牌是有价值、这个产品值得买的文章。

比如“普象工业设计小站”这个公众号。

该公众号每天生产的原创文章是全球各地令人惊叹的家居、家具、艺术、设计等作品,产品和内容的用户群体高度重合,在菜单栏里的“普象设计小店”很容易就能把产品推广出去。

二、热点必追,实力作死

很多企业公众号都有这么一个毛病,逢热点必追,逮住一个追一个,好像不追个热点就感觉吃亏了。

追热点其实是没有错的,因为其本质就是借助一个比较火的话题来做文章,相当于借势。

但问题是很多企业号追得太过盲目,有多少真的植入了消费者心里,又有多少解决了品牌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明确追热点背后的原因,以及期待的效果,不要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去刷存在感。

再则,不是所有热点企业都可以追,有些热点追起来对企业来说很可能是灾难而不是锦上添花。

举个例子,如果你家品牌本身走的是高贵冷艳路线,比较接地气的热点就不适合追了,你看过香奈儿、LV天天盯着热点追吗?

再举个例子,如果企业品牌是以小清新治愈系为主,很多军事体育比较硬核的话题就不要强行尬写了。

更有甚者,追热点,对于企业来说,节操是底线,不然就是实力找死。答应我,以下几种热点千万不要凑热闹好吗?

  1. 天灾人祸:洪水、海啸、地震、火灾、车祸、矿难,这些时候,谁还想借题发挥,简直就是刷下线,拿品牌的声誉开玩笑。
  2. 涉及生命:对生命的敬畏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啃人血馒头带来的教训比比皆是。
  3. 明星丑闻负面:明星本身是公众人物,肖像权容易引起侵权是一回事,别到最后10W+没来,10W的赔偿先来了。而且企业借明星丑闻博取关注更是下三俗,不相符基本调性不说,而且还损伤花了很多钱辛苦建立的品牌。

还记得被点名露骨低俗的杜蕾斯“419不眠夜”互动营销吗?419的英文谐音,four(for)、one、nine(night),翻译过来就是一夜情的意思。为了追这个热点,文案老司机杜蕾斯带着喜茶、饿了么一起“翻车了”。

所以追热点,一定要找到和品牌契合的点,如果只是生搬硬套东施效颦,何必费力不讨好呢?

记住,什么都想要,要么是贪婪,要么是脑子不清楚。

三、公众号运营人格化的B面,物极必反

木兰姐一直在强调,品牌要像个人,要有个性,要有想法,才能让消费者爱上品牌。

但是个性≠任性。

然而很多企业在设定品牌人格的时候,经常无法避免的两种情况是:

  1. 与企业特性完全不搭;
  2. 性格多变,没有定性。

先说与企业特性不搭,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例子:“支付宝”。

要说企业公众号里的泥石流,神经病,无厘头……那非支付宝莫属。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号,不好好做内容,成天发粉丝眼里“有的没的”,活生生把公众号变成了段子集中营。

来,一起感受下支付宝清奇的画风。

是不是觉得自己走错了片场?

既然支付宝能趟出一条成功的路,那必定有很多企业公众号会去效仿。结果呢?和支付宝一样任性,逗逼,说段子,结果粉丝不增反降,后台还一堆用户骂XX,老子关注你就给我推这些没用的?

这些企业号就犯了很大的一个毛病,没有基于事实的品牌性格定调。

但为什么支付宝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呗。

支付宝本身就有这么大的基数,这么强的IP,背后还有阿里去坐做背书。“学霸”去搞笑你会觉得他可爱,但是,“学渣”乱抖机灵,用户只会把你当笑话。

所以,品牌人格化≠支付宝式的人格化。而是基于品牌调性上的个性延申,它更多的是指在Social的传播环境下,基于用户洞察,一种平等、交心的对话方式。

至于性格多变则容易理解的多了,就像我们不希望一个人是多面派一样。善变的人会让我们没有安全感,品牌亦然。

四、阅读量、粉丝数至上

几乎每个领导都会给公众号运营设立一个KPI——阅读量和粉丝量。这样对么?

不如来做个打分题,130万粉丝的GQ实验室和1000万粉丝的丰巢智能柜,如果让你来估值哪个号价值大,你会如何打分?

首先,这两个号肯定不是一个价。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丰巢的运作方式,长期以来就只有——硬广。

GQ实验室呢?靠着持续地输出高质量条漫,奠定了条漫鼻祖的地位——孵化出一条头条广告卖到130万的天价出来。

同样是靠打广告赚钱,为什么区别这么大?

直接甩公式给大家也许会更直观:

公众号价值=核心粉丝数量*粉丝质量*影响力

看到了么?和粉丝量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GQ实验室的核心粉丝数质量很高,且忠诚度和黏性高,虽然粉丝数对比丰巢可以说是蚂蚁撼数,但是GQ实验室胜在价值很高。丰巢智能柜的内容是品牌广告集合,对用户的影响力很低,核心粉丝量级也非常小,即使阅读量高,但因为粉丝忠诚度低,转化效果也一般。所以,粉丝和阅读量的多少,并没有绝对的意义。

so,不要再一味地、拍脑袋的把10万+、涨几十万粉作为考核小编的小目标了,这样只会助长刷量行业的欣欣向荣,从而进入“皇帝新装”的骗局。

五、新媒体小编是万能的

经常有新媒体小编跟木兰姐吐槽,说自己一个人要管理公司几个号,没有任何投入,老板还扬言要做爆文,心好累。

我说,不是你心好累,是你老板太xx,典型的想要牛跑又不想牛吃草。

但这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现状,他们的新媒体小编要写文章、做运营、做BD、做活动、做设计、还要兼职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一个新媒体小编扛下了整个公司新媒体的KPI。

但大V级的公众号,内容运营至少都会配置2个人,何况企业层的公众号呢?

来看一组数据,喜茶(服务号)公众号内容团队有 5 个人左右,从确定主题到文案撰写,到最后的设计排 版,均由团队一条龙生产,一篇推文的产生的周期大概是四天。

名创优品(订阅号+服务号)公众号内容团队配置5个人,从选题到内容攥写到插画设计等,跟喜茶一样都是分工协作而成。

这说明什么,喜茶和名创优品篇篇文章10万+的背后,是一个团队脑暴的通力合作,不是一个人拍板就能成的自嗨。而想着靠一个身兼多职的小编就做10万+的梦,是梁静茹给你们的勇气和自信吗?

以上,就是公众号的5个大坑1.0版,为什么是1.0,因为还有2.0呀,篇幅有限,下次再继续分享。

最后做个总结,希望老板们,能正确定位公众号的价值,不再把它当成一个人云亦云的公告频道。

希望运营leader们,能全面考察一个公众号的价值,给予新媒体小编多点关爱,不再只用粉丝量和阅读量双重大山压人。

希望新媒体小编们,可以从用户视角运营好公众号,当然也要记得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上司或老板。

今日话题:你的公众号踩了哪些坑呢?

 

作者:木兰姐;公众号:木兰姐(ID:mulanjie-)

本文由 @木兰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19年9月30日

小虾米

同理心,洞察力!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我在椰树直播间,花了三分钱 东方甄选走红这一年 京东自营开始踩刹车 “单车刺客”6.5元一小时!共享单车平台还是赚不到钱,你被刺了吗? 政务CRM-CRM在政务行业的应用现状 Temu的砍一刀,迷倒了美国人 社交媒体围攻BOSS直聘 组件应用 | 个人主页头部,应该如何设计? 远程技术团队,操作回顾会怎么开? 我在网上卖“土”,年入5000万 增长模型:产品增长的通用思维框架 “大人”,榜单时代变了 汽水音乐一周年:“抖音BGM播放器”的起与落 一个方法论,搞懂支付的一切 密码强度计有哪些局限性? 618回归“价格战”:京东淘宝进入存量竞争,小红书、视频号深入电商直播 兴趣电商未来会超过货架电商吗? 直播带货再难造神:天涯重启失败,7天只卖了36万 鏖战13年后,线上超市的肉搏还在继续 最佳的阅读一行是多少字最合适?
被集市收割、被买家嫌弃,“摆摊后浪”有点惨蓝领用工招聘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思路干货分享:WMS系统—PDA的应用iOS 17,能否守住「iOS神话」?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加速器系统产品需求设计电商扫盲第一讲:GMV的底层逻辑打造一个基于本地社区的闲置交易平台,你看好吗?东南亚出海洞察:去东南亚为直播电商开荒,没有超头主播,货品供给不足……定金+尾款模式背后的套路天涯老用户的自救,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抖音上线酒店日历房,其他平台会慌吗?从需求到设计开发,产品质量问题如何分析靠咱们看腻的电视剧,爱奇艺和腾讯在东南亚成了顶流如何让你的“对内B端产品”看起来有价值?设计走查知多少产品思考:视觉冲击!以图片展示金额,“省钱卡”这样玩就对了多多买菜为什么比美团买菜要便宜?都在骂网暴,为什么网暴一直没有停过韩国漂流记:明星在面前,咖啡在手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广告墙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互联网职员,闪送一周后的感受 从用户满意度层面聊需求筛选 虚拟主播:装在皮囊里的中间人 数字科技,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曾年赚百万的美妆博主,收入大跳水 AxureRP 9-动态菜单制作 产业化,互联网家装后时代的理性回归与意识觉醒 打工人,离职也要“躲躲藏藏” 元宇宙社交,在等一款“iPhone” 小红书“复刻”微信,微信“内造”小红书 下班玩VR绘画两个月,我接到近万元的商单 调休的伤,直到今天都没缓过来 电商直播潮水退去,一场关于三方的变革悄然开始 火遍全球的抖音海外版TikTok,有怎样的设计思考? 阿里腾讯们对HR动手了!我们盘点了26家大厂的数字化HR标准…… 大学生搜题软件,未来可期吗? 我在小红书接单修图:3元一张,P到“眼瞎” 被限流或成为顶流,与主播本身关联大吗? 电商浅谈:如何通过资金和发票流转区分各类电商 今天分享2个细节,帮你提升设计品质

COPYRIGHT © 2023 知识分享.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